"BP机"这个字眼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淡去,而寻呼业也因其服务的单一和落后也已风光不在。当人们在大谈特谈入世会不会使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成为"明日黄花"时,不知有没有想过已经被移动通讯逼得进退两难的中国寻呼业面对WTO的大门又该何去何从?
昔日风光不再:寻呼业真的没有市场了?
寻呼机作为一种炙手可热的通信工具,落户国内已有15年了。曾几何时,呼机在社会上是一种时尚的标志和身份的象征,但如今整个寻呼市场低迷,用户流失严重、业务急剧萎缩、寻呼公司纷纷裁员,其惨状非辉煌之时所能预想。
作为最早出现的现代移动通讯工具的寻呼机,市场份额正遭遇手机中文短信息服务的抢夺。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一亿,手机用户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功能也趋于完善,呼叫转移、中文短信息等使手机用户轻轻松松就拥有了寻呼机的所有功能。由于目前手机已基本能替代寻呼机,因此手机市场的扩张,也就意味着寻呼市场的萎缩。
然而,面对WTO和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曾经"挤对"寻呼业的电信运营商们自身难保了:基本没有形成竞争的电信市场和竞争已趋完善的寻呼市场似乎后者面临的冲击更为少些。而且,在国外电信运营商虎视眈眈地眼瞅着我们的寻呼市场时,现在也不能想象会有国外的今年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寻呼研讨会"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陈如明副局长给寻呼业"打气"称,预计今后的三五年内,我国的寻呼业还将以每年500万至800万用户的势头增长,用户将突破1亿户。他认为,在大城市寻呼市场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应该向中西部地县级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发展,以低廉的价格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呼机成为当地经济、便利的个人信息终端。可见,广大的学生、外来打工者和农村消费者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寻呼市场的主体。
寻呼台与电信运营商:能否共分一杯羹?
有一个问题或许鲜有人能想到,电信运营商究竟该不该付钱给寻呼台?
试想一下,一个拨打至寻呼台的寻呼电话,短的不过几秒,长的也不会超过一分钟,却要支付给中国电信三分钟0.2元的"起步"话费。而接到呼机的那位用户也免不了要回话,至于回话的长短就无法计算了。既然寻呼台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如此"好处",电信运营商是否可以把因为寻呼台带来的这部分利润与之同分一杯羹呢?
据资料显示,在国内一个拥有40万用户的寻呼台每天可为中国电信增加80万次的电话通话收入,但是作为一个大用户想要对电信部门讨个优惠的想法,却"从来没实现过"。
其实现在再来讨论这个难以实现的话题显然有点不合时宜,但从以上的这个例子中,众多寻呼台应该注意到"性命攸关"的两个关键点:"你来我往"并且要通过第三方的烦琐信息传递方式,是寻呼业的一个致命弱点;而与电信界同行的"合作",将是一条双赢的捷径。
据悉,中国联通寻呼已经在广东省范围内开通了"如意呼"业务。用户只需按拨联通的呼台,即可以使呼机和手机同时接收寻呼信息,达到"呼机就在手机中"的通信效果。如果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可以"冰释前嫌"联手合作,将"如意呼"的范围扩大至所有手机用户的话,相信其效果会更佳。
国内市场萎缩了:何不试试海外市场?
中国即将加入WTO,这之前人们谈得太多的是中国企业在本土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但是中国的企业有没有想过,在国门之外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既然国外厂商可以走进来,我们何不乘着WTO的"东风"走出去?
有消息说,目前尼泊尔的寻呼市场与我国十年前的情形十分相似,一台数字机可以卖到1000元人民币,一个月的服务费约30元人民币,拥有一台寻呼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有类似情况的国家在中国周边应该能找到不少,而确实已经有商家把目光盯向了海外。
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已有几家寻呼台前往俄罗斯发展,主要为在俄的留学生及国内商人提供俄语及中文双语服务。还有润迅等广东寻呼台,也曾开拓过香港市场,为往来于内地及香港的商人服务,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而拥有四川的成华寻呼台更是投资了400万元人民币,与尼泊尔企业合建了"尼泊尔无线寻呼有限公司"。此外,在尼泊尔办寻呼企业可以获得减免中继线月租费等优惠,经营环境比较宽松。按目前用户增长的速度,明年成华台在尼的投资就将全部收回,而以后每年将可获利数百万元。目前,成华台已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有关方面接触,计划在上述南亚国家开办寻呼台,最终形成一个跨国寻呼网。王怡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