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国外投资者眼里,中国的不良资产是金山,随便挖挖也能发财;在另一些投资者看来,中国的不良资产是垃圾,诸多的不确定系统性风险会使金山随时有变成垃圾的可能性
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对中国不良资产所蕴藏的商机垂涎欲滴,如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大型投行对这些资产感兴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们觉
得中国巨额不良资产犹如一座具有开采价值的金矿,值得深挖。
在这部分不良资产中,有些资产质量并不差,只是债务负担重,拖了企业后腿;有些资产是在资金或管理方面出了问题,造成公司盈利困难;有些资产是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不当。因此,如果对这些配置不当的资产按市场规律、价值规律重新整合,对相关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就可以提升原有资产的价值,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这也是老外们擅长的。
这还只是表面文章,其实这些不良资产之所以被“金融秃鹫”的老外们看中重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是可以借此机会进入中国A股市场。
目前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所持不良资产的债权人大多为国有企业,其中有不少国有企业是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本身就是上市企业。外国投资者如能参与这些不良资产的处置或购买这部分不良资产,就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债权人。这就意味着外国投资者完全有可能通过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率先进入中国的A股市场,其中的机遇与前景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包括企业投资者在内的外国投资机构,可以通过购买中国的不良资产进入中国某些对外资不开放的行业和市场。
这些行业既有国家垄断性行业,也有信息、电子等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企业。而购买了这部分企业的资产后无疑给进入这些相关行业和市场搭好了“跳板”。
可见,中国的不良资产在国外“金融秃鹫们”的眼中是一块巨大的肥肉。但同时他们也看到了“风险”两个字。因为,问题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一些不良资产连中国本土银行这样的“土八路”自己都要不回来,外国投资者去讨债谈何容易。中国现行法规框架、有关不良资产的定价、信息及金融市场不够完善等,都是他们参与处置中国不良资产的重重障碍。
无法可依是最大的障碍
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是企业破产法的不健全。当前国内地方政府最头痛的就是企业破产,要死掉一个国有企业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因破产而引起失业人员安置、债务等一系列问题无不是剪不断理还乱,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权比法大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让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不良资产的企业,没有强大的相关法律作后盾是难以消除他们的顾虑的。如果想让外国投资者大规模参与处置中国的不良资产,我们就有必要对保护外国投资者利益、所有权转让、取消抵押品赎回权法及投资本息自由汇出等方面的法律,进行必要的修改。比如,要考虑制定颁布允许国外公司直接从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债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因为外国公司在收购中国债权时需要有一个法律的保障和依据。还要考虑修改中国现行有关外商投资导向的规定,改变原先禁止外商直接投资通讯服务、媒体等行业的规定,允许外国投资者购买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有的通讯服务、媒体等行业的不良资产。在外国人眼里,没有法律保障是最大的障碍。
不良资产难定价困扰买卖双方
买卖买卖,自然是有买有卖。最后能不能成交,全看价格适合与否。目前,买卖双方就怎样如实客观地对不良资产进行分类和价值评估,如何以公开的市场原则确定交易价格,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外国投资者预期的折扣价格只有为原资产面值的10%左右。在我们眼里,这一折扣太低了。毕竟,我们手中持有一些质量较高的不良资产,如一些能够产生收入的房地产资产或经营较好的企业资产,这一类不良资产的折扣价可为原面值的30%到40%。如果按过低折扣比例成交完全有可能背上贱卖国有资产的罪名。
但客观问题是,中国目前对贷款的等级分类比较模糊,资产评估与国际标准也不接轨,再加上这部分不良资产没有经过正式审计师审定,大多数信息都是来自于公司内部,真正有用的信息少得可怜,因此,也就很难确定这部分不良资产可以回收的比例及其价格。可见,没有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议价操作程序和制度是不行的。
外汇管制还要等多久?
目前,中国实行的外汇管制限制资本项目下的外汇自由汇出,因此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不良资产所能获得的利润及本金,就很难自由汇出国外,有的即使能获准汇出,也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审批程序。赚了钱拿不走,这样的买卖谁也不愿做。而能否松动现行的外汇管制制度,允许投资于中国不良资产的外国投资者,能够较为自由地汇出投资所得以及本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另外,还有两点值得一提的是,一是要建立一个适合不良资产交易的市场,使外国投资者比较容易地进出。二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做法,对购买不良资产的外国投资者,给予减税等优惠政策或待遇。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