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三十一日电题:中国农业是否具有抗冲击能力?
中新社记者贾全欣
作为一个有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面对入世,对中国农业经济和农民来说,份量到底有多重?对他们的生存意味着什么?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主任徐小青作了这样比喻:犹如以往的比赛重新变换了规则,从陌生到熟悉,进而得心应手,不能不说是对传统模式的强有力冲击。
中国农业抵御开放冲击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我调整。
他认为,中国农业目前需要做的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的农业管理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把市场大开放带来的风险,化解到最低。
生产结构调整目标明确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关税、关税配额制、对国家专营的限制和国内补贴四个方面。
根据有关协议,到二00四年一月一日,中国农产品关税将从目前的百分之二十二降低到百分之十七点五。
农业受影响最大的首推玉米、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目前这些农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七十。一旦国外大批农产品进入国内,中国的种植业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并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
与粮棉相比,中国的非粮产品如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八十。但是,其品种、外形、口味及保鲜和深加工方面与国际市场的要求存在差距。
因此,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种、质量,发展畜牧、乳品加工业等优势产品。把不同地区的资源、区域和市场优势发挥出来,接受国际市场的考验。
同时,中国将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重点进行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转移速度。与之配套的大城市户籍改革也已初见端倪,宁波、石家庄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两大体制改革循环渐进
徐小青认为,中国加入WTO,将促进中国农业管理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而体制上的改革,比产品竞争意义更重要。
今年以来,中国进行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放开八个粮食主销区。它标志着中国棉花收购市场已经全部开放,政府对农民进行粮食硬性收购的作法正在逐渐取消。
徐小青表示,中国加入WTO后,粮食专营、内外贸由国家垄断的流通体制,将被打破。培育新的流通主体,是中国必须采取的应对措施。
现在,中国政府正在为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做准备。今年早些时候进行的中国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和国家质量监督局合并,目的便是使中国在产品质量、卫生、检疫等方面管理更加集中和统一,便于顺畅地和国际标准接轨。
长期制约因素逐步化解
中国入世,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包含很多机遇。
比如,当新的市场流通主体培育起来后,中国农民便有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选择,他们能够根据多方面的市场信息,决定自己的产品生产,这种视野和生产自由度的扩大,为他们施展拳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驰骋天地。
加入WTO,中国的大宗农产品有可能经过一定的调整,形成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供给消费市场格局。
比如,中国的水资源紧缺,耕地少,劳动力资源闲置,这些都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中国非农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有可能成功解决土地资源供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尽管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毕竟是可以逐步化解的。
中国入世的优势是潜在的,只要努力争取发挥优势,中国的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前景,便是海阔天高。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