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显然,贫穷的恶性循环早已远离我们而去。现在的烦恼似乎是储蓄过多,储蓄能否转化为投资是关键。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最缺乏的这样一类资本存量:各种教育机构、社会健康保健体系、各种研究所、实验室、图书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等,因此我国的储蓄绝不会有过多之虞。储蓄不能不善加利用,问题是由谁去利用。这个角色找对了,我国
经济还会继续增长。
进入2001年第4季度,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7万亿元,差不多等于我国两年的商品零售总额。过去人们常用“笼中虎”来形容巨额存款,人们担心一旦发生挤兑,这些钱犹如虎出牢笼,商品市场无法保证供应。
实际上,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目前虽然十分可观,但其增长速度已然大大回落,数据显示:1980年为399.50亿;1985年为1622.60亿,较1980年增长3.06倍;1990年7034.20亿,较1985年增长3.35倍;1995年29662.25亿,较1990年增长3.22倍;据媒体报道,到目前我国存款已达76000亿,这一数字较1995年增长2.56倍,考虑到1995年到2001年要多出一年,增长速度已大大下降。
其实,老百姓不断地将钱存入银行本身就说明:人民币的信用可靠,老百姓对政府有信心。退一步讲,只要政府不控制价格,即使出现人们大量动用储蓄的情况,按照规律,物价将等比上涨,市场照样有价有市。为此,善待存款、认清其作用实属必要。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贫穷的恶性循环”,其真实的含义是:当一个国家的真实收入水平低,储蓄则少,用以投资的资源匮乏;投资水平低,形成低生产力,这又直接导致人民的收入水平低。
显然,贫穷的恶性循环早已远离我们而去。现在的烦恼似乎是储蓄过多。一个家庭似乎不会因为存款太多而生烦恼,如果有些许不舒服,恐怕也是为怎样用这些钱去赚得高于银行利息的“高级烦恼”。从本质上讲,一国之储蓄与家庭之储蓄的“烦恼”相同,前提是只要该国经济是向世界开放的。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乐观,国外收入水平下降意味着我国出口市场萎缩,到国外的投资机会相应减少。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开放,国际投资受到诸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7万亿存款主要在国内市场寻找出路,能否找到运用储蓄存款的机会则成为巨额储蓄是好事还是坏事的分水岭。
储蓄意味着生产出来而未销出(消费)的商品;投资则指用这些当前不消费的商品去形成资本、形成生产力。如果当年投资不能将当年储蓄全部用尽,如不考虑其它变化,则经济难以在原有的水平上运行,将出现经济总体规模的萎缩,经济呈现负增长。其表现形式就是人们的总收入下降,而储蓄与收入正相关,因而储蓄也将下降。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似非而是的论点———“节俭不是美德”。
不过,上述结论的潜在假设是经济资源没有被充分使用;与此相反,若是经济资源已经被充分使用了,节俭就是美德,因为节俭使得不敷所需的资源得以缓解。由此可见,储蓄能否转化为投资是关键。
国家富裕了,是否一定出现巨额储蓄?恰恰相反,现在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储蓄率之低一直困扰着经济学界与政府。美国在90年代中期,储蓄率是4%,到末期变成负数,这意味着美国必须朝外国借钱,当然这是以外国人主动购买美国的金融证券等方式来实现的。没有储蓄比储蓄过多更坏,因为从长期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储蓄总量关系着该国的资本存量。资本存量乃一国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是其经济增长的物质源泉。
人们常常误解资本存量仅仅是指机器、设备、厂房、公路、桥梁等传统意义上的东西,其实这只是资本存量中的一种。更重要的、需要更多投资的资本存量还包括:能够“生产”人力资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社会健康保健体系;能够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包括社会科学)的各种研究所、实验室、图书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国土资源的重大工程等。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最缺乏的恐怕是后一类资本存量,因此我国的储蓄绝不会有过多之虞。
总之,储蓄不能不善加利用,问题是由谁去利用,这是需要另文讨论的问题了。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