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印州
最近,呼之欲出的带薪休假制度,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和上班一族的广泛关注。这是国人历经了几次“五一"、“十一"长假,对炙手可热的“假日经济"有了理性的冷思考之后,认真提出的一个新问题。
“假日经济”的出现充分说明国内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关键是如何加以科学引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借着国务院将全国法定节日放假时间延长的契机,在我国出现了“假日经济"现象。一时间,“假日经济"极大地促动了商业、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的超常发展,与此相关的行业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业绩。与此同时,“假日经济"也使千千万万上班和打工一族便利地进行假日购物、假日旅游和假日休闲。据对2000年“五一节”假期的粗略统计,当时全国约有5000多万人出游,由此增加的销售额约180亿元,充分显示了“假日经济"的勃勃生机。“假日经济”的出现,充分说明了中国国内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关键是如何加以科学引导;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第三产业如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弱点和不足,引发出不少经营观念、服务质量和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例如,2000年“五一”长假期间全国数千万人同时出游,令多数景点难以招架,令旅游业措手不及,游程“缩水",服务品质严重下降;令商家应接不暇,商品与促销都是千店一面,缺少个性特色;交通多头管理,秩序混乱,道路堵塞;更有无良商家利用假日消费推销假冒伪劣商品,随意涨价,趁机宰客。
指望用“假日经济"来振兴经济,好比打激素,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爆发式的消费行为虽令人们见识了“假日经济"的威力和潜力,但商家对于我国由人口众多所形成的巨大市场变量还认识不足,还缺乏稳定发展的长久之策。我国首个“五一”长假过后,各个行业、多数企业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假日消费热过之后,我们又该怎么办"的疑虑,对“假日经济"是否能真正扩大消费总量提出了质疑。大家普遍认识到,一时火爆的所谓“假日经济"只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而非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形态;指望用“假日经济"来振兴经济,好比打激素,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满足日益明显的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更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面对“假日经济"存在的问题,酝酿中的带薪休假制度应该是明智的选择。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满足日益明显的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更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国民科学休假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征。在经济发达、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实行国民带薪休假制度。除了公务员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之外,企事业单位根据员工的工龄,每年都给予时间不等的带薪假期。
全民集中休假的方式,无形中使人们形成一种错觉,以为休假就是旅游,旅游几乎成了假日消费的唯一选择。集中休假在短期内使旅游景点、交通、食宿、购物全线告急,集中休假过后又使大量设施闲置浪费。人为造成的淡旺季的强烈反差,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和管理成本,实际上是增加了巨大的社会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概率上计算,在任何时间段内休假的人数基本上趋于平均,大大削减了淡旺季的过度反差,有利于企业经营,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另外,带薪休假制基本上可以保证个人自主选择休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休假方式的过分雷同。这样既有利于第三产业各个行业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企业以多种形式和多个档次,充分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从而从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上扩大并满足消费需求。
这两年我国出现假日消费的奇热和假日消费过后的奇冷,无形中助长了一些企业投机取巧坑害消费者的不良动机。经济在一年内的大起大伏,社会秩序在一年内的骤松骤紧,也不利于经济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带薪休假制度分散了休假消费的时间和消费的强度,起到了“削峰"的稳定作用,其重大的社会意义不可低估。
带薪休假制度必须依法实行,使它成为一项法律,而不仅仅是一项政策
带薪休假制度并不是全新的事物,1991年我国就恢复了休假制度。我国的《劳动法》明文规定劳动者可以享受带薪休假。只是这个制度还不够完善,执行得不到位,适用的范围太过局限罢了。带薪休假制度也不是包医百病的“特效药",若要发挥作用还需国民提高对它的认识,更需要多方面的配套工作。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带薪休假制度必须依法实行,要将它成为一项法律,而不仅仅是一项政策,当前还处在完善立法的阶段。(作者系广东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