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怎样看待“税收任务”

2001年07月23日 11:30  中国经济时报 

  贾康/文

  不久前,听某市一位税务系统的局长同志说,他们那里原来指令性的税收稽察任务指标(即要求必须查出的偷漏税金额)已经取消,因为到底能够查出多少违法偷漏税额,显然是无法按行政指令安排的。与此事同理,我想谈一下现行指令性税收收入任务指标问题。

  我国各级税务机关,每年都有具体的征税数量任务目标,并一向是把这种任务作为指令性指标布置的。然而,一旦我们对这种“指令性”的性质“较一较真”地考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它是缺乏法理依据的。

  众所周知,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手段,必须严格地依托于法律。于是,“依法纳税”、“依法征税”、“应收尽收”,这些都名正言顺地成为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那么,在依法治税框架下,收多少税可不可以由行政指令事先确定好呢?

  从逻辑上说,这需要看行政管理部门的预测能力和水平如何,即能不能测算得非常准确。影响某一财政年度税收收入数量的主要因素,大致说来,一是经济发展情况,即GDP增长率、企业效益水平等的变动;二是税制自身设计的情况,即税种、税基、税率、税目等相关规定的调整变动;三是征管效率的情况,即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防范、抑制偷漏税等造成的税源流失。三者之中,首要的是经济发展——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经济发展,税收便成为无源之水。

  世界各国的基本事实,包括我国的具体实践都反复证明,不论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决策者如何高明,信息处理和预测手段如何先进,都远没有把握保证自己关于当年GDP增长率和企业盈利水平的测算十分准确。能做到比较接近,就非常不错了。至于每一个地区的具体预测数值的准确性,则更是无法保证的。因此,我们姑且不论在政府下达税收任务时,另外两个因素即税制调整和征管水平因素的效应能否测算得准,仅仅从经济发展变化这个因素看,把应当基于当期GDP增长和企业效益等方面变化的预测而形成的税收收入测算数,规定为指令性任务指标,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测不准,以现实出发,合乎税收本性的要求应当是:强调依法征管,在“依法”的前提下收到多少就是多少,而不应强制规定一定要征收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第四季度,我国全国人大宣布今后年度GDP增长率指标不再作为指令性指标,而是作为预测性、规划性、指导性的指标,这无疑体现了对经济规律的尊重,代表着在我国传统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转轨中,宏观管理上的一个历史性进步。既然我们对GDP指标已如实承认它不应具备指令性,那么由GDP等因素测算而来的税收收入数量,还能具备指令性的逻辑前提吗?丧失了这个逻辑前提,我们便只能得出这样的分析结论:在“依法治国”、“依法治税”框架下,不存在把税收任务作为指令性指标看待的法理依据和管理基础。

  现实生活中,由于把税收收入数额作为指令性任务指标而带来的负作用,确实需要正视。从各地调查中了解的情况看,比较明显和突出的问题,一是为完成征收任务不讲道理征“过头税”(包括把屠宰税这种“猪头税”征成了“人头税”);二是以“列收列支”、“贷款空转”等手法“掺水使假”应付任务考核(据反映,有的县税收掺水的比例竟可高达40%以上);三是一旦完成当年任务,该征的税款也不再征收入库(尤其在一些较发达地区),这种种扭曲现象,不一而足,都脱离了依法治税轨道,都与完成指令性任务的压力或完成后的“放松”密切相关。若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除需努力提高税收征管人员执法水平、加强税务稽核监督等外,看来,十分关键的治本之策,就是取消税收收入目标的指令性,使之与GDP一样,作为预测性、规划性、指导性的指标。不如此,不足以有效减少为完成税收任务而发生的种种“权比法大”的现象。

  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实现这个转变,还需要一系列条件的配套。宏观层次上一个重要的技术性配套条件是,当税收实征数与预测数发生负的差额,使运行中的财政收支预算出现入不敷出的缺口时,政府怎么办?一个较合理的选择是: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发行短期公债的手段来筹集资金予以弥补——而不是脱开法理依据去下达“多收”指令。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月薪5千延迟退休5年每月或多拿900养老金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