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创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 14:41 《中国投资》 | ||||||||
第二次创业 在摩根大通,王冉仍然从事的是兼并收购业务,他成功操作了包括韩国SKT通讯、真露
同时,几年前那个做一家中国“摩根士丹利”的梦想始终萦绕在他的心中。到了2000年的时候,王冉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 当王冉和其他3个合伙人再次聚合到一起的时候,他们为新公司的创立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商业计划。 2000年3月易凯网络资本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英文名字是E-Capital。最初定位于TMT,也就是电信、媒体和科技。它的早期客户是易趣、亚信、新浪等企业。 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王冉认识到,当前一个产业还不足以支撑一个公司。因此,他对易凯的定位进行调整,从TMT转换到了并购和私募。 这一回,王冉看到了民营企业投行服务市场在迅速成长。“民营企业成长很快,但它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资金融通渠道不足的限制。随着中国战略投资或者风险投资的兴起,投行服务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切实的需求”。 自2000年3月成立以来,易凯每年的销售额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虽然在扣除投行最大的一块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或者合伙人的劳动机会成本后,净利润所剩无几。但王冉显然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成长性而愿意“挺”下去。 同时,易凯也把大企业的中型项目列为重点争取项目。王冉解释道,因为小企业客户的门槛低,投资顾问公司都可以着手去做。相对而言,大企业的门槛比较高,需要长时间积累,建立信誉才能成功。“其实,大企业大交易也是少数,真正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也不是很多。而大企业的中型项目既需要大行的操作规范,又要求成本低。易凯的团队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员工都有在大行工作的经验,作为一家小型公司,成本又相对较低”。 如今,易凯的合伙人从2000年3月刚刚成立时的4个发展到现在的6个。这6个人加起来有超过40年的跨国公司工作经验,其中4位出身于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1位做过管理咨询,1位做过技术。用王冉的话来说,几个合伙人之间已经形成比较好的配合,能够为客户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投资银行服务。“我们本地招的专业人员中的大多数也同样具有跨国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或管理咨询公司的从业经验。这样一个非常国际化的专业团队,在国内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第二家”。 王冉坦言,在美国,不会存在易凯这样的机会,只有一些大投行的副总裁、副董事长级别、有着四五十年投行工作经验的人才有资格做一家小型投行。“而中国恰恰就没有这些白发苍苍的副主席、副董事长,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