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和他的老板兄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17:47 《商界》杂志 | ||||||||
文/本刊记者 李 彬
这注定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影片。 2003年4月,《十面埋伏》摄制组一百多号人即将启程赴乌克兰开机,“非典”突袭北京,开机时间被迫一拖4个多月,直到9月初最终成行。然后是张艺谋倾心种植的“视觉花海”变成了萋萋荒草;然后是男主角金城武受伤,女主角梅艳芳逝世;然后是乌克兰的冬天提前到来……《十面埋伏》的拍摄进程几次被迫中断,2004年1月,张艺谋在空前的精神压力下撑完最后一个镜头。 2004年7月10日,张伟平投资2000万元的《十面埋伏》首映式在首都工人体育馆举行。演出当天,一场北京市十年未遇的暴雨突然降临,市政设施几乎瘫痪。但为了一睹传说中的超豪华庆典,所有上万观众依然准时赶到,头顶瓢泼大雨,下坐冰凉板凳,为盛大而精彩的晚会激情呐喊,群情激昂。同样在暴雨中激动不已的张伟平,“从现场的热度里触摸到了票房的温度”。 一个月后,当记者来到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采访时,放映18天的《十面埋伏》国内票房已达1.5亿元,海外版权收入2亿元。董事长张伟平告诉我们,这一票房成绩是在遭遇盗版和媒体普遍负面报道的“埋伏”后取得的。 据国家电影总局公布的统计数字,稍早于《十面埋伏》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后天》和《特洛伊》,票房收入分别为7000万元和5000万元;而在2004年上半年国产影片票房排行榜上,前50位国产影片的票房总和为1.08亿元,不敌《十面埋伏》18天的收入。 平凡的数字背后有着不平凡的故事——一个商人和一个艺术家,是以怎样的方式携手同行,实现了“中国电影产业化振兴的一次经典跨越”?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