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冯明昌,悲剧的傀儡主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18:14 赢周刊

  冯明昌,悲剧的傀儡主角

  赢周刊记者 苏丹丹

  一个农民企业家,希望借用政府关系将企业迅速做大,在与政府不正常的博弈关系中捞得好处,那么这很可能就是悲剧的开始。而在中国,这样的悲剧发生得太多。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玉兰油欧莱雅6折起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冯明昌背后的翻云覆雨手

  2004年6月2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广东佛山民营企业主冯明昌累计从中国工商银行南海支行(下称南海工行)骗取贷款74.21亿元,至审计时尚有余额19.29亿元;经初步核查,银行贷款损失已超过10亿元。

  74亿元的骗贷之巨震动全国,焦点聚集在一个名叫“冯明昌”的民营企业主身上。据众多媒体报道:冯明昌,土生土长的南海沙头镇人,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早年间以卖鱼为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办企业,最早做五金生意,后改为板材业,1990年在沙头镇注册成立了南海市沙头镇华光装饰板材厂;其住房面积不到80平方米,从来都是加班到凌晨4点以后才睡觉,从未去过高档娱乐场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主为什么能骗到如此巨款?为什么如此重大的案情长期未被发觉?这些巨款又到底被这个俭朴的民营企业家用在了什么地方?

  事实上,华光事件从曝光之始就显示出种种耐人寻思之处。最初接受调查时,冯明昌面对涉及企业财务的众多问题常常是支支吾吾,而身边相伴者南海华光财务顾问霍栩则对答如流。经核查,霍栩一直是南海市财政局的正式官员。

  当然,这不过是冯明昌与南海市财政局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引子。关于华光案件的真相远不止此,接下来逐步浮出水面的一系列黑幕操作都来自于隐藏在冯明昌背后的南海市财政局个别官员的翻云覆雨手。

  资料显示,1999年之前,“华光系”在工商银行的贷款不过数百万元,而自1999年至2003年,工商银行南海支行的贷款逐年猛增,累计增至74亿余元。工行南海支行向“华光系”贷款之后,当地其他银行也争相放贷。至华光案发时,华光累计向多家银行贷款约百亿元。

  这些资金在“华光系”之间进进出出,与南海财政局下属公司往来频繁,更在境内外大出大进。这些公司总数约为十余家,主要分布在香港、澳门两地,其中最关键者为三家,分别是香港华森公司、中国兴业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国瑞公司。

  其实,准确来讲,冯明昌的华光公司为中外合资,外方大股东正是香港华森公司,共有三名股东,除了冯明昌及其妻子卢碧茹,第三名股东为孙延辉即前南海市财政局局长孙伯宽之子。另外两家公司的实际操控者亦为南海市财政局干部。调查证实,香港国瑞、香港华森与中国兴业同在香港尖沙嘴摩迪道62号的永安广场办公,共同构成境内华光系大笔资金输出香港的通道。

  据媒体的消息,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南海市政府少数官员便暗地调集大笔资金包括南海当地财政资金和当地一部分窗口公司向境外银行的贷款注入其在港澳两地的窗口公司,用于在香港市场炒作楼花、股票及期货。90年代中期,香港楼市泡沫破裂,并引发证券市场崩盘,致使南海市的大批窗口公司巨额亏损。为归还境外贷款,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南海市少数官员逐年将大笔财政资金悄悄调出境外还债。但因亏损过大,财政资金明显不敷使用,他们遂将目光投向银行贷款。于是,国家银行成为补亏提款机的目标。为了持续不断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必须要有相关企业支撑,冯明昌及其掌管的华光公司便被南海市少数官员看中。

  此时,冯明昌已锒铛入狱,而涉案的政府以及政府官员也难逃此劫。

  “官企民营”

  据说,在华光案的调查中,冯明昌反复说着一句话:“那是政府让干的,我就是替政府埋单呀,替政府签字呀。”也许有人愿意相信冯明昌的无辜,然而法律看到的是事实,从冯明昌决定借助个别官员操控的南海市财政局之力成为民营企业家之时起,惨痛的代价已经注定。

  拥有“民营企业”之名的南海华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民企,它的发展与当地政府密切相关。1990年华光装饰板材厂属集体所有制,由沙头镇政府组建主管,董事长和法人代表是当时的沙头镇镇长关联发,而冯明昌担任总经理。在相当长时间内华光一直得到地方政府的关照。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华光厂一度卓然的销售业绩相当一部分靠偷漏税;因“不正常竞争”曾被人举报至海关总署;1995年至1996年前后,总署派人南下调查却不了了之,足见其官方背景。

  所以,冯明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民营企业主。这也许正是南海市财政局官员选择华光的原因,“官企民营”的身份方便了政府插手。当然,这也是冯明昌来讲,也是一种选择,他选择与控制一切的政府搭上关系以便实现自己的利益。冯明昌在整个事件中暗昧不清的态度已经表示了他不可能清白。1996年,香港华森公司诞生,其中六成权益属冯明昌夫妇,而四成属孙延辉;1997至1999年,冯分两步将公司从过去五五对开的中外合资公司改为外方持大股,又将大股东改为自己掌控的华森公司,最终替下关联发,自己担任了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只是此后局势的发展已经不在冯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几年间华光系的主要大额资金调度,冯本人已经根本无法尽述其详,而卢碧茹,这位拥有香港身份且成为中国兴业第二大股东的冯明昌之妻也只是个家庭妇女。华光公司虽被逐步包装为“民企之星”,却越来越掌控在原南海市少数官员手中,在冯明昌与政府的官商勾结中,主导方仍然是政府,冯明昌也许对相当的内情也无法掌握。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这位广东省“最佳民营企业家”冯明昌是不可能傻到对自己的企业贷款款项的真实状况完全不清楚,但是他仍然无法摆脱作为一颗棋子的命运。

  在这起政府、企业、银行相互勾结的恶性案件中,受害者不可能只有一个。

  记者手记:

  网络上,看到网友的评论,有不少力挺冯明昌,认为冯明昌好人一个,不过被人利用。如今,冯明昌锒铛入狱,据说外界的人很少有人见过其人,连唯一的图片资料也是一张从里面能够找到他人头的集体合照。关于冯明昌是否对这一场骗贷巨案中的复杂资金安排知其大概,不得而知,但是在南海当地确有如此戏称,华光是“第二财政局”,冯明昌是个“傀儡”。

  对于冯明昌而言,他的致命错误就在于选择了官商勾结的“捷径”而背离了凭市场、凭勤劳创业生存发展的道路。日本人想找个傀儡作为侵略中国的遮羞布,于是就想到了溥仪;而不法官员想找个企业并且制造明星企业来为骗取巨额贷款掩人耳目,于是便有了冯明昌;所以只要有“幕后”推手,总有台前“傀儡”。

  冯明昌式的悲剧其实很多,正如《财经》主编胡舒立所说:这种勾结只能导致普适性规则的缺失,置大多数其他民营企业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而由于在官商勾结之中,权力的腐败极易左右和侵蚀民企,走此“捷径”或千方百计想挤上此“捷径”的民企,其实面对着比市场环境更难把握的高风险,其命运可能相当悲惨。

  冯明昌以及华光走的就不是一个正常的民营企业所应有的发展轨迹。一开始就把命运交到无法保障的规则手里,悲剧就几乎可以预见。

国家审计署安徽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冯明昌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