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真理必然简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 17:45 《新营销》 | |||||||||
文/邓地 1964年出生的马云,比起互联网圈子里那些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后生们,已经算是老人了。但是他好像老是长不大,就像《福布斯》杂志封面故事对他的描写: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这位顽童对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营销的巨大贡献源自于他对B2B业务的先知、洞见和风吹不动的执著。1999年,正是花哨的网上购物甚嚣尘上的年头,他却明确提出商业机构相互之间的网上交易规模将会远远大于消费者的网上采购。他的观点和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 战略上,马云深信一些简单的逻辑。首先,他不像亚马逊和8848那样在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几个方面全线出击,他始终认为电子商务的特质就是信息流的整合:“中国没有沃尔玛,没有完善的配送体系,在中国三线作战只能增加成本。”2001年互联网冬天到来的时候,阿里巴巴简约纯粹的模式成了它过冬的棉衣。其次,马云坚定地选择中小企业而放弃大企业,他有个比方:“听说过捕龙虾发财的,没听说过捕鲸发财的。” 为了确保网站的国际化,从来没有出国念过书的马云要求公司的管理、资本的运用均采纳西方方式,主管以上的人必须在海外受过3年到5年的教育。马云说:“这是个死命令。” 虽然早在2000年就已经融到了孙正义等人的2500万美元,但是这位前杭州电子工学院的老师似乎没有养成胡乱烧钱的习惯,人们甚至很少看到阿里巴巴的广告。而在最近的两年满世界都忙于短信、游戏淘金的时候,马云依旧打坐在他的B2B阵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