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进斗金的潘石屹:别人前进时 我选择后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12:2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杨 磊 博鳌报道 有人说,如果时间就是金钱的话,那么这段时间里,SOHO中国的潘石屹要比李嘉诚还要富有。 就连老潘自己都觉得,最近实在是闲得厉害。除了前几天出国给人颁了一次奖之外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不管理具体事务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正事可作——所以老潘说,他每周都要上网跟人聊天,偶尔发个帖子,修改错别字都要花上半天,“时间消磨得很快。” 但是潘石屹的事业并没有因为他的“不务正业”而有所衰减,相反,建外SOHO仍然是火爆异常,用他的话说,每小时他都要给北京市贡献24万的税收。 8月的海南博鳌正是烈日炎炎,潘石屹轻车简从,飘然而至。看着外面对宏观调控叫苦不迭,而自己却毫发无损甚至仍然日进斗金,老潘心情很好。 撤退 曾经有人说过,当商人如奔腾潮水涌向可能的商业机会,意图财富之门大开黄金满地时,潘石屹一定会在其中。与众不同的是,他通常会站在人群中观望,当发现扑上的人马实在太多的时候,他肯定第一个撤退。 所以在1993年第一次宏观调控来临的时候,潘石屹从海南全身而退,杀奔北京;而在今年再一次的调控骤然来临时,他早已静待笑看众生痴。 潘石屹说,他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所以他不愿意跟别人去挤一扇门,而更是希望另一扇门的悄然打开。 所有人都在一个独木桥上时风险自然很大,对于商人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判断,但像潘石屹这样能够完全做到收发自如的,显然并不太多。 所以他有了更多时间去四处转悠,看见记者采访首创置地的董事长刘晓光,他甚至还主动要求旁听,听另一位大佬指点江湖,偶尔插话,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此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位屡屡开创地产销售奇迹的新秀,地产江湖中,已经没有人敢忽视老潘的看法。 于是,当小潘变成老潘时,他已经很有钱,以至于任志强这样的地产大佬都会主动拿着“鸡蛋”找他换“粮票”。而这个时候的潘石屹,已经和夫人钻进山里的大宅,捣鼓着自己的SOHO小报,等着更多的“鸡蛋”送上门。 目前SOHO中国的现金流量已经排到两年以后,老潘说,他不缺钱,而且还有大把的钱没处花。说起自己的财务状况时,老潘不禁有点自得,而那双著名的黑框眼镜后面,狡黠的眼神一瞬即过。 静观 就连对老潘很不感冒的一些地产商都说,在这场突然袭至的调控风暴中,潘石屹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个家伙市场感觉忒好”。 而老潘却说,此次震动的端倪早在2001年底就已经显现出来,并且在2002年初已经大局已定,这段时间内只要有一点理智的判断,完全可以避免较大的损失。 老潘的逻辑是,当别人都奋不顾身地想在宏观调控之间挤出一条血路时,他就后退,然后观望。“我是一个在法律上很胆小的人,所以我宁愿窝在北京CBD,不乱跑。”即使销售人员因为没有项目可卖只好放假。 于是,在过去几年中,潘石屹基本上没有什么更新的花样出来,现代城、建外SOHO、长城脚下的公社,老潘甚至连广告都懒得打,但是媒体仍然不停地爆炒和他相关的一切。大家都说,潘石屹显得保守有余侵略性不足。 但现在看来,正是因为保守,老潘变得有钱而且悠闲。 因此,在地产界公认此番宏观调控核心在于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调整时,老潘可以很牛地说,SOHO中国目前几乎没有银行贷款,账上还有大把的现金等着他想辙花出去。 但他的很多同行就没有这种幸福,潘石屹觉得这样子下去有可能导致一部分小公司难以为继,甚至消失——他说,一个成熟的市场中应该具备不同的商业模式,也应该有各种规模或者业务类型不同的公司的生存空间,“单一的模式是场灾难”,宏观调控不该产生这样的后果。 所以,他站在同行的立场上,希望政府这一轮的宏观调控下手不要太狠。而他也认为,此次调控尽管力度很大,但是政府更多的是采取了市场和经济的手段,这是一大进步。 “千差万别的生活就是幸福的。”他得意地说,最近看了很多有关宗教的书,得到的真谛是,“要是觉得某件事情不对劲,那就不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