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盛名”下的苦涩 牛群与蒙城的故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19:23 现代快报 | ||||||||||
蒙城因牛群而名声远播,蒙城也因牛群而饱尝苦涩! “我去申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是‘牛县长’,去韩国世界杯,去海外招商,大家都知道蒙城。”在牛群宣扬要将蒙城带向世界时,蒙城却已无法承受牛群带来的痛。 牛群商贸城、五子牛特校、五子牛矿泉水,在牛群“三大杰作”演变成“三大败绩
相信造成如此后果并非牛群的初衷,想必牛群本人也是痛苦的,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名望遭受如此大的损伤,除非有人对“媒体聚焦”的嗜爱达到痴狂的地步。 相信蒙城的官员中没有人愿意让自己“造福于民”的能力被否定,相信蒙城的民众能够意识到所有失误造成的损失最终都将转嫁到他们的身上。 整个蒙城人都是痛苦的,因为谁都知道“有污点的名声,还不如没有名声”的简单道理。 如果所有的这一切都缘于“策划”的话,那么蒙城人的喜怒哀乐被拿捏,蒙城人的财富资源被浪费,策划者心中是否装着蒙城人民? 在蒙城和牛群闹哄哄的背后,蒙城人民得到了多少实惠?蒙城政府官员答不上来,牛群也答不上来。 在蒙城,牛群“圈地”可以“先征用后报批”,牛群“缺钱”可以“财政资金先垫付”。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牛群在蒙城谋取了多少实惠,但因牛群而给蒙城带来的损伤却鲜活地存在,这样的后果该由谁来负责? 在采访中,蒙城的政府官员最怕记者提“科学发展观”,因为用“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来解析蒙城的“牛群经济”,蒙城与牛群三年来的“努力”其实是在制造一场场闹剧,闹剧演绎出的是制造“面子工程”的政绩观。 经济上的损伤已无法弥补,法治上的损伤却还在继续:“牛副县长”享用了蒙城人民赋予他的权力,却不需要对蒙城人民负责,“牛副县长”相对于蒙城人民而言,已不再是“公仆”,于此,“牛副县长”成为一个特权符号。 如今,这个“特权符号”依旧横亘在蒙城成为法纪无法逾越的屏障,“牛副县长”在制造蒙城人认识上的混乱:在客套中,法纪成摆设,公正被遗忘。这种“认识上的混乱”正随着牛群的名人效应影响着更多的人。 在蒙城连同牛群一并遭受外界责难的时候,在牛群“负债消失”的时候,蒙城县委县政府在默默采取“积极的行动”,“欠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知道错了就立即改”,蒙城官员的开明放在“牛群经济”一大败局的背景中显得难能可贵而又令人心酸。 在梁副县长禁不住放声痛哭的那一瞬间,记者浑身战栗,热泪几欲夺眶而出,蒙城官员摆脱贫困的强烈意识糅合着蒙城所发生的一切让记者百感交加,当时窗外阳光明媚,记者真希望一切都没有发生! “盛名”下的苦涩太重,蒙城已不堪“盛名”!蒙城之恙不应被遗忘!杨明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