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从红筹大班到职业经理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 11:40 《财经时报》 | ||||||||||
华润下一个目标就是跳出红筹股,跳出国有企业和中资这个概念。如果跳不出来,华润就不能继续进步。 宁高宁,山东人,现年42岁,1986年到香港华润集团工作至今。于1992年获委任为华创董事总经理,1999年再升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并兼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HITInvestmentsLimited及
宁高宁持有山东大学经济学、文学士学位,及美国匹兹堡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主修财务。 1999年,华润以其优秀的管理被评为“亚洲管理最佳企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宁高宁也与李嘉诚、霍英东等香港商界名流一同荣获“全球金融业最具影响力人士”称号。 华润为国内的产业界熟悉已经有几年了。 对啤酒业的收购、全国各地上百家的华润超市、通过旗下北京置地拥有国内25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等等,人们是无法视而不见的。但如果讲到华润在国内资本市场出名,应该说是从去年才开始的,特别是华润增持深万科B股搁浅,使得人们对华润及作为华润主要掌门人之一的宁高宁投以了更多的关注和兴趣。 宁高宁很有点独特之处。 华润是老牌外贸企业,而他学的却是金融财务。 在港中资企业的老板,调来香港之前,就已经是部委高官,或大国营外贸公司老总,年龄没有60也有55。而宁高宁则在华润内部“土生土长、从低到高”,33岁就成为华润上市旗舰华润创业的总经理,有点异数的味道。 多少中资大班,年高但心不老,90年代以来,楼、股、汇三栖作战,忙得不亦乐乎,也输得惨不忍睹。而宁高宁率领华润安然度过金融风暴,历经华润4届董事长,职位稳中有升,也是不常见的事。 3月底,本报记者在香港湾仔港湾道的华润集团总部,对华润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创业主席宁高宁进行了一次专访。 拒绝10倍市盈率以上的公司 从长期投资和整合行业的角度出发,华润是不会以超过10倍以上市盈率的价格收购公司的。 话还得从华润与万科谈起,这一点宁高宁和记者都没有感到意外。 2月15日宁高宁在北京开会时曾对记者讲过,大约一个月后与万科的新方案就会出来,但现在看来还要等一等。“框架是已经有了,关键是要征求各种不同的意见,核心仍然是华远和万科合并。操作上有各种选择,有现金的、换股的,还有两者合起来的。”宁高宁这样解释说,“上次华润拿出20亿左右的现金增持B股没有成,这次就考虑用资产,资产可以靠估,不会直接涉及到市值和市盈率,有可能避过这个问题。说实话,上次成不成不说,目前为止,国内好像还没一家公司一下拿出20亿来进行一次重组。” “为什么当初这么快就放弃了增持?”记者旧话重提。 “价格再高,华润就算不过帐来了。”宁高宁毫不思索甩出一句话。 宁高宁对去年国内有些方面对华润的指责不以为然。他说:“其实按照当时万科的市盈率和行业的状况,华润已经是买得非常贵了,任何一间在成熟市场上的老牌地产公司,都不会有这种市盈率。至于国内很多人认为华润想捡个大便宜,甚至什么‘狼子野心’等,这个说法是没有根据的。首先,我们不知道B股会这么快对内开放,退一步讲,即使B股放开,华润增持的股份,根据协议的精神,3年之内也不能上市流通。华润从头到尾就没有炒卖B股的意识,而是做长期投资打算。”宁高宁觉得意犹未尽,又说:“况且,一个战略性重组基础上的出价,和一个在股市买卖十万八万股的出价,不应该进行简单的比较和等同。换句话说,还有谁肯一下出几十亿元来收购万科股份呢?” 宁高宁提到,对于华润的误解,主要原因就是把国内某些散户的炒股思维套用到了华润的头上。而从国内的基金经理到投资顾问再到中小投资者,估值方法不一,“一会儿用市场定价,一会儿用净资产值,一会儿又由证监会出面,在定价问题上始终统一不起来。”宁高宁扳着手指说。 “而且他们把A股和B股、能流通的和不能流通的、炒卖和重组等完全等同起来,更有甚者,觉得应该在这个重组的过程中大肆炒卖一把。当时有人就跟我讲,怎么你们这么大的动作,我们都不知道?!“媒体又说什么王石把万科卖了。我跟王石开玩笑说:‘这有点抬高你,你手里才不过几万股,根本也不是大股东。’“退一步讲,短炒的话,也用不着华润集团出面,华润内部有个部门,隶属于财务部,它的任务就是专门‘炒股’的,从不做任何长期投资打算。如果不是短炒,那我一定要看这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管理素质,从这两点来看,华润已经出了当时能出的最高价了。华润的战略考虑,远远大于近期的考虑;整合国内地产行业的考虑,远远大于炒股赚钱的考虑。如果总是想着短炒赚钱的话,华润就不会有今天。1997年的红筹狂潮也好,2000年的高科技热也好,会早就被埋进去了。” 基于万科B股的价格,比去年增持时已上升了一倍多,这次是否已经失去了用现金收购的可能性?对于记者的疑虑,宁高宁说:“应该这样说,现金的比例会非常小,资产的比例会很大。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方案。这次方案中所涉及到置换的资产,既包括华润集团的、也有北京置地的,还有华创的。这些资产主要以地产为主,再具体说,是以住宅项目为主。因为这涉及到未来新公司的取向:是做一个综合性的地产公司,还是做一个以住宅业为主的地产公司?我们目前是倾向于后者,至于有一些与住宅业务不太相关的,我们会剥离出去。” 宁高宁顿了顿,再一次强调:“从长期投资和整合行业的角度出发,华润是不会以超过10倍以上市盈率的价格收购公司的。你可以看到,即使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或8%的水平,国内的很多上市公司,包括做得很好的一些地产公司,盈利增长仍是很慢或是下降的。” 经理人生涯不是梦 职业经理人的应有训练。这与年龄没多大关系。专业化本身是所谓的职业经理训练当中最基本的一条。 从广信、粤海的公司破产和广南、中旅的高层被抓,近年来在港中资企业,由于本身公司管治及金融危机的影响,问题频出,中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但从今年初顺利获得一笔超过30亿银团贷款来看,华润集团好像是个例外。宁高宁在金融风暴前后还不到40岁,怎样形成这样一种稳健风格呢?宁高宁对此轻描淡写地说:“其实没什么,这并不是什么风格,而只是一个基本训练,职业经理人的应有训练。这与年龄没多大关系。专业化本身是所谓的职业经理训练当中最基本的一条。” “我在美国上学,第一堂课是战略管理,第一个问题就是:‘What business you are in?你在做什么生意?’当时我想,这叫什么问题?美国人真简单。可是20年后才发现,仍然有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形容都不过分。 “比如说,你是做银行、保险,还是地产?做地产,还不能笼统地说做地产,地产还分为住宅物业、工厂大厦、写字楼、度假村和酒店业等等。就住宅来说,还分为别墅、大型屋村(类似内地的小区)、豪宅、经济适用房等,这些你也不可能都做。你要细分为其中的某一类,而且对这一类的所有情况知之甚详,比如拿住宅物业来说,定位在城市新兴白领或打工阶层,月收入在6-7000元,第一次置业,应该安排一个什么样的按揭贷款,使他在不到28岁的时候,就能买得起一栋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每个月供款之后,还剩多少钱,能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水准,这类人对房屋格局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要求等等,了解的越详细越好。你不做这样的定位,别人就会做,到最后,这一块人家拿走了,那一块人家拿走了,你什么也没剩下。” 在记者的追问之下,宁高宁谈起了他的成长历程:“不像很多人猜想的那样,我是有什么背景的。你向‘上’看,恐怕看不到有姓宁的,我父母是山东地市级医院的医生。到今天能担这么大的责任,从我本身来说,是有点阴差阳错的。事情有时回头看得更清楚,我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和当时到华润以后做的事情,正是华润当时所极需的。”根据宁高宁的叙述,他在美国学的是金融财务,1986年拿到MBA学位到华润工作。刚好这时华润集团手里有一个永达利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即华润创业的前身),华润买了它的一个大股东地位回来,但这个大股东并不好当,永达利正在为租约问题打官司,焦头烂额。最初华润买它的时候是想搞印染厂,但买过来之后,香港又不许搞印染厂了,怕污染。后来这摊事全权交给了香港一个核数师行。在处理过程中,这个核数师行提出,不管怎么样,华润总要出个代表哇!当时宁高宁是华润企业开发部(在当时的外贸公司,企业开发部往往是一个安置闲杂人员的部门)的副总经理,就接了过来,把官司的事处理完之后,宁高宁又组织了5亿多不用担保的银团贷款,在原厂址上把楼盖了起来,也是工业用大厦。楼卖掉之后,还清贷款,还赚了4亿多。 当时是90年代初,正好中资企业也开始注重资本市场的作用,“中国概念”也开始流行,1992年华润通过注资,把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由那时开始到1997年华创被列入恒生指数成份股时止,总资产已从几千万港元上升至超过200亿港元,市值超过600亿元。“在整个事情之后,大家就觉得我好像比较重要了,职位也就不断提升。”宁高宁笑着说。 “这个事情应该说有运气的成分,在1986年时,国内及香港还很少听过MBA,正式学西方金融专业的也同样稀少,中资机构的人士一般是学外贸的居多。我是在1983年时,作为第一批共10名美国福布莱特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留学生去美国。我是从山东大学经济系去的,到了美国之后,最初的想法仍然是上经济系,将来当经济学家。当时校方问我,毕业后想干什么,可能我当时的回答比较实际,校方就把我分到了MBA的班上。”说到这儿,宁高宁自己也觉得有点可笑:“我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MBA,上了半年的课之后,有点明白了,就是为将来做生意作准备,当时做生意还有点被人瞧不起,所以我不太服气,就经常跑到经济系去听课,听着听着觉得跟国内的经济学不一样,美国的经济学都是数学,公式推导型的,与我同去的两个在国内学数学的,在那儿都学得津津有味。所以,阴差阳错,我反倒把路走对了。” 权力:理念的贯彻 我的权力也是我的责任,就是维持这个体系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转。 成为华润实权人物的奥妙何在?记者问得相当直率。 “话应该这么说,如果说我是争权的人,我根本到不了今天。最关键的还是我以前倡导的一些理念被大家接受了,如果有什么权力的话,这才是源泉所在。””宁高宁回答得也直率。 “我的权力也是我的责任,就是维持这个体系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转。” “换一个角度来说,我的权力并不是什么都管,特别是在具体业务上。比如说某人来直接找我,要买或卖什么东西,石油也好,纺织品也好,我一是没有权力去做,二也确实不知道怎么做。” 宁高宁认为自己该管的事情,是集团宏观的发展,比如重要的投资活动,而这又是基层经理们所不应该管的,特别是那些跨行业的投资项目。这仍然是专业化和职业经理人的要求。 他举了例子:“华润超市,在国内已超过200间。我很清楚,各地的政府也好,合作伙伴也好,邀请华润超市参与当地房地产投资的不在少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华润超市的经理跟我提起过类似的事情,因为他们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为这种事找我,就是来找骂。” 不是没有人挨过骂。 “两年多以前,一位华润的业务干部,又从外地拉项目给华润做。我当时就对他说:‘这半年多来,我跟你谈的话全白谈了。到现在为止,你还在外面给我寻觅什么项目,可以说你是华润公司里理解力最差的一个人。’” 众所周知,中资公司管好不易。宁高宁认为光凭教育是不行的。 华润内部共有119个利润中心,也就有119个经理人,119个预算,119个审计报表,119个经理人评价体系,每个中心的业务往来和成交情况会反映得非常及时和畅通,也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通过这种体系,如果说中心下面的一个小业务员,收了2万元回扣,这我可能不知道。但如果说大的投资、大的业务与去年、与同业或者与其它利润中心相比,有任何的偏差,我都会立即掌握到。一个好的制度,也并不是能够杜绝某种现象,而是把它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宁高宁很有信心。 “在中资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内派职工与当地雇员的薪金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本地雇员中几百万元年薪的人很多。心里不平衡怎么办?我就实话实说,华润集团能给大家提供的就是一种相对中国国情而言的体面生活,而不是大富大贵;但让你吃不饱饭,也不可能。而华润集团要求于你的就是作一个职业经理人,如果你做得很好,但华润集团不能再给你提供你所满意的东西,你走吧。你去到别的公司,拿到了5倍或10倍高的薪酬,这也是华润的成功。因为我宁高宁也好,华润的各位董事长也好,都只能在一定的大环境下做事,而不是超越这个大环境。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对华润的待遇不满意,可以另觅高就,但如果因此而贪污,我就不饶你了。” 我想跳出红筹股 从去年下半年华润开始的大重组,核心就是专业化,而这恰恰是红筹股公司所一贯忽视的。 华润在香港非常出名,原因很多,50年来香港人吃的、喝的,华润供应了大部分;红筹股狂潮,华润又是红筹龙头之一;1997年又晋升为恒生指数成份股。记者在访问当中多次提到红筹股,宁高宁皱了皱眉说:“我从来不赞同红筹股这个讲法,上市公司有按行业分类的,也有按成长性分类的,但从来没有按出身分类的。华润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跳出红筹股,跳出国有企业和中资这个概念。如果跳不出来,华润就不能继续进步。” 显然宁高宁不是光说不练,从去年下半年华润开始的大重组,核心就是专业化,而这恰恰是红筹股公司所一贯忽视的。“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宁高宁挥了一下手:“这次重组就是要把所有过去比较纷杂的业务,分类到四大项业务当中去。新行业的投资基本上不再考虑。” 宁高宁所说的四大业务,一是分销及零售业务;二是地产;三是高科技,晶片及环保压缩机;四是战略性投资,如100多亿的收租物业及3%的中国联 通、15%的华能股份等。 “将营业额较大、运营要求较高、已达至充分竞争的行业放到上市公司里去,它更需要上市公司的体制,比如分销和超市;而竞争性不强的东西,可以由集团来‘看摊’,比如出租物业和策略性持股,这是我们重组的一个原则。”宁高宁说。 华润的重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别人挤破头“上市”时,宁高宁却不惜把旗下专营食品分销的五丰行给“下市”了,一举买断了所有流通在外的公众股份,“价格便宜呀!”宁高宁说。 为了在国内地产市场的发展,通过资产置换,华润北京置地升格为与原母公司华创平级,直属于华润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重组以来,光是华润创业的市值就增加了60多亿。 华润有没有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 “如果说有的话,应该说是美国的GE(通用电气)。在业务多元化这方面,华润与它有点类似。从营业额和市场地位来讲,华润希望能成为区域性的领导者,这个区域是指以香港为基地的亚太地区。”宁高宁用手画了一个不小的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