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环境出不了大慈善家 杨卓舒痛苦心态中捐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 13:16 《南方日报》人物周刊 | ||||||||||
本刊记者 曾繁旭 发自石家庄 杨卓舒 52岁 卓达集团负责人
2003年捐赠金额:11,100,000元 捐赠方向:教育、健康 主要行业:石家庄房地产 教育 这位连续三年来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分别位居15、17、16的富豪,掌控着被称为河北省最大民营企业的卓达集团。他认为,企业家应该像宗教徒一样自我克制,并信奉财富和效率。 他吃饭不能少了辣椒和大葱,爱吃小摊档的煎小鱼,喜欢20元一件的衬衣,身上几百元的西装,是为了接受采访才特地换上的。“按照我的生活水准,一万年也花不完我的钱”。 但在巨额财富中死去是杨卓舒所不耻的,“死的时候,企业留够发展资金,余下的全部贡献给社会,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据说十年来,卓达集团已捐出了八千万元。 他的个人净资产据说高达30亿元。但他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放松的方式就是看书、看工地和偶尔陪公司高层打扑克牌。 在痛苦的心态中捐款 杨卓舒参与慈善事业以来,常常碰到“截流”的现象。 他给一些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每年600元,帮助他们重返校园,但他常常收到来信:“杨伯伯,您寄来的一百块钱收到了”。他在河北某地救济失学儿童,但不久前,当地教育局长却被判贪污罪——他贪污了240多万元教育款。 为了避免“截流”,他开始设立基金,除了教育,还进行扶贫。但这样的行动有时也让他感到无奈。在张家口创办高级家政班,他承诺只要报名,免学费,发给人身保险和医疗保险,而且分配在卓达集团内分配工作。这么优厚的条件,最后只来了26人。 让杨卓舒痛苦的更深层原因是,“在中国办企业如炼狱一般,完全是一个不透明的、没有固定准则的企业生长环境,社会不公平、权钱交易大量存在。走正道的企业家们积累财富非常艰辛,他们不愿捐献很正常。在这样的机制下,慈善行为只能是畸形的,很难产生大慈善家。” 他并不赞成政府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家行善,因为“黑幕下的交易太多了,本身就是不义之财,这些企业家连税都不想交,如果通过慈善可以获得荣誉,还可以减税,那慈善几乎成为洗钱的方式,新一轮的寻租就开始了”。 “不付出就有种自卑感” 他认为自己的慈善情感和行为来源于多灾多难的童年生活。“我曾经充满了仇恨,但我慢慢学会了感恩,悲天悯人的情怀拯救了我。” 早年的杨卓舒生活非常艰苦,五岁时父母被打成右派,自己是黑五类,八岁随母亲到哈尔滨。为躲避歧视,上小学时整天逃学,文革一来就失学了,然后干了五年苦力,这种游离和被歧视的生活状态一直延续到十九岁,他进了大庆油田,“熟读了马列著作”。 1978年他被调到《河北日报》,做记者编辑,1993年下海。此后11年间,他的事业迅猛发展。 这几年来,河北自程维高以下,一批高官纷纷落马,“但没有一个是因为卓达出事。我们没有享受一分钱的额外照顾。我不给任何人进贡,有那个钱我就捐了,给那些失学的孩子。”他用带有道德优越感的口吻说,情绪有点激昂。 “我的企业没有特殊方式获得外在资源,我要通过这样的方式,顽强地告诉别人:我是正经人,我干着正经的事,你们可以和别人有交易,但你们不能阻止我的发展。”他说,如果一定认为他的慈善有目的,那么这就是目的。 杨卓舒的捐款更多是用于教育资助。在他看来,好的慈善行为应该改变人们的观念和命运,选择教育就是这个目的。 现在,他更愿意说自己是学者和文人。他已先后被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等聘为兼职教授。 对于启蒙的热情他始终保持着,为此,他捐款承办 “五四运动90周年”等全国性征文活动。他说:“我的理想,是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社会。” 他也的确具备启蒙者的口才和表演天赋,讲话很有逻辑且煽情,“很多项目就是这样争取来的”。 英雄主义情怀 “我真的是一个矛盾结合体:有时很粗心、冲动、喜怒形于色,但有时极为细腻;本质上很浪漫,文人气很重,但却干着非常实际的工作,讲求效益和服从;我是个企业家,但却有从政情结。” 杨卓舒的确有冷静的一面。尽管他常常感到不安全,出门需要带上几个保镖,但他却认为中国人的仇富情绪非常可以理解。 对于中国社会的潜规则他也有清醒认识,“在中国办企业,想安全你就不能太干净,想彻底地安全,又不能太不干净。”但他却不愿按照某些潜规则办事。常有官员约他吃饭,他往往推辞,“我宁可和农民屠夫在一起”。 在冷静的另一面,他极端宣扬理想主义,他喜欢英雄,崇拜英雄。在他的话语中时不时会蹦出一个英雄的名字。“我需要被人尊重”。杨卓舒记得清楚,童年时特别喜欢跑到离家20公里的地方看火车,“我一直向往着远方,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在”。 他曾有一个构想,通过做地产再造城市,把石家庄扩大1-2倍。他承认,这既有“农村城市化是中国的出路”的思考,同时也有“英雄主义的色彩”。 杨卓舒惟一的儿子在国外,提起儿子,他满脸得意。“我儿子生活特别简朴,坐飞机从来都是买经济舱。每天走路上学,舍不得买单车。他住在一个小阁楼,稍不注意就碰到脑袋。”他对未来儿媳妇有几点要求,其中一条,不能介入家庭事业。 他说,自己还有三个愿望:一是办一流企业,二是办一所一流大学,三是办一流的慈善机构。而他认为自己成功的标志,就是让更多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相关报道: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