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制度经济心理障碍 中国富豪的慈善困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 12:05 《南方日报》人物周刊

  金钱和财富,一直都是中国人心中一根敏感的刺。

  八十多年前,德国思想家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把欧洲的繁荣归因于宗教情感、以及由此形成的商业伦理和财富观。

  而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对财富的最直观阐释是两句话:“见利忘义”、“为富不仁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1949年后,在官方价值体系中,“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财富更成了一种不可饶恕的大恶。

  二十年巨变。今天,对财富的追求和渴望,已成为这个时代交响曲中最响亮的声部。一批批企业家生长出来,一个亿万富翁群体也开始浮出水面。

  毋庸置疑,由于转型期权钱交易、黑金操作、寻租现象等的大量存在,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的企业家阶层社会声誉普遍欠佳。特别是去年以来,周正毅等涉案亿万富翁的负面新闻多次出现,更诱发了普通民众早已存在的“仇富心态”。

  在这种大背景下,五月中旬,由美国《福布斯》杂志和胡润等推出的富豪慈善榜,恰好引起了本刊编辑部的注意。

  我们现在还无法判断,这些企业家的嘉行善举,是哗众取宠的短期行为、别有用意的“做秀”,还是责任、理性与良心的完满体现,但可以断定,这些体现企业家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义举,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声誉,还可消泯“仇富心态”,粘合巨富和民众之间的情感鸿沟,进而引导全社会确定健康财富观,让传统文化中稀缺的商业和财富伦理,真正扎下根。

  拥有财富不是罪恶,而是一种美德。

  本刊记者分别在浙江、深圳等地独家访问了三位上榜慈善家、出身贫寒的亿万富翁,力图探寻他们的起家之路,他们的财富观,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行善。

  行善很难吗?在中国做慈善会遇到哪些制度的、经济的、文化心理的障碍?中国的慈善家阶层为何还无法出现?这几个慈善家富豪的经历和感受,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个健康繁荣的社会,将由民众也包括慈善家们共同创造。

  相关报道:

  制度经济文化心理障碍 中国富豪的慈善困境

  富豪榜中人多数沉默 中国为何缺少慈善家阶层

  百年后将捐献全部财产 余彭年见不得穷人难过

  吴良定:钱算个什么东西 冠了名善事等于没做

  没环境出不了大慈善家 杨卓舒痛苦心态中捐款

  推荐专题:

  福布斯2004中国慈善榜

  2004中国大陆慈善企业家排行榜

  新财富劳斯莱斯500富人榜

  中国百富人气榜

  200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2003中国内地百富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慈善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