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环球企业家》2004 > 正文
 
黄鸿年 国企收购先行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 14:11 《环球企业家》杂志

  昔日的“投机倒把”者,在日后被收购并购企业的中国企业家们广为效仿

  在香港和新加坡股市,57岁的黄鸿年仍然享有“股市金手指”的称号。而在1990年代初,他在中国掀起的国企并购浪潮,让中国企业界至今难忘。

  印尼第二大财团金光集团董事长黄奕聪的次子黄鸿年早在1984年即萌生了兼并、收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购与重组中国国有企业的念头,然而当时的政治气氛并不合适,黄乃退而结网。1980年代末,黄脱离家族自立门户,在香港成立中策公司作为其大本营,伺机进入中国大陆。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之后,黄便果断出击。

  黄鸿年收购中国国有企业的方法,通常以同国企整体合资开始,然后逐渐通过增资由参股变为绝对控股,再将被收购企业股权纳于海外控股公司名下,海外上市集资,实现滚动收购。

  在1992年4月到1993年6月的短短14个月中,黄鸿年组建了庞大的企业帝国。他在不同行业打造的中策企业集团,被分别拿到海外上市。

  典型的黄鸿年式收购,是一揽子收购一个地区的全部国企或在某行业大量收购企业。泉州即为著名的典型。黄鸿年在1992年收购了泉州市所有37家国企60%的股权。而在大连,中策公司与该市轻工业局协议收购了101家轻工企业。

  黄鸿年的收购手法在当年引起巨大争议,被认为是典型的投机倒把。

  现在,人们逐渐明白,这就是资本运作。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的《黄鸿年传》如此评价他对中国内地企业的影响:“他……的运作手法,如今正被内地企业家广为效仿。”

  (文/《环球企业家》□ 李波|文 出自:2004年7月 总第100期)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