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铁汉下山:王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 14:54 新浪财经

  原载《新现代画报》2003年8月号财富人物栏目

  文/陆新之

  6月7日,星期六下午三点多,离开两个半月的王石回到了深圳。在机场,迎接的人群和媒体包围了他和其他两位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的成员。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6月7日,星期六下午三点多,离开两个半月的王石终于回到了深圳。

  在深圳机场,迎接的人群和媒体包围了王石和其他两位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的成员。六点,回到银湖家中稍事修整的王石,来到了上海宾馆旁边的一家日本餐厅,和深圳的朋友们私人聚会,谈起了他这次成功登顶珠峰的真实感受。像平时一样,他的食谱还是只吃一点鱼肉,大量的蔬菜和水果,猪牛肉基本不动筷子。

  当天晚上7点半,王石又来到了深圳报业大厦,在新闻网和网友现场聊天。一直到晚上十点才兴尽而返。

  6月8日星期天,王石又回到万科总部先后接受了南方电视台等五家媒体的采访。

  6月15日,又是星期天,王石白天到了深圳华侨城滑雪,晚上又出席了深圳户外登山协会的成立大会。

  下山的王石,脱去了厚厚的羽绒服,换上短袖的休闲装,剃了一个光头,而且没有特别晒黑,人比起上山之前,显得还要年轻了好几岁,不像是52岁的人。他的体重由74公斤一度下降到61公斤,言谈举止也透出精神利落。

  老王on line

  online,滑翔伞,摄影。阅读和航海……

  由5月28日离开珠峰回到成都以来,一连十几天,王石都忙于在各个公众场合介绍他的登顶经历。当然,公务之余,他也没有忘记在万科网站上的“王石online"论坛和许多或相熟或陌生的网友对话。

  2000年,王石正式和IT网络界人士接触,同年,万科信息化建设进入加速阶段,专门安排了信息执行官的职务,王石也迅速适应了网上这种他称为颠覆性的沟通方式。两年多来,他经常回答的问题是,那个经常在“王石online"发贴和回帖的“王石”真是你嘛?“当然是我,百分百是我。”让网友称呼自己是老王的王石非常自豪地说。无论是在北美的东岸名校还是上海的财富论坛,即使在珠峰上通过海事电话或者依星电话上网,王石基本上每天都要上网看看逛逛。而他发表的贴子,也大都是午夜或者清晨,有时候是在机场候机的等待阶段,王石见缝插针的网上沟通兴致,是大企业高层管理人之中少见的,而像他那样亲自上马做版主,提倡透明公开交流的企业家则几乎是绝无仅有。据说,前两年,王石还专门送了一本关于如何做好版主的书给他的部下,让他们也赶上时代。

  当然,论坛的交往不一定都是愉快的,经常有人到王石online挑战,投诉,献宝乃至出言不逊,好在王石也有几十年历练了,所以他常常要使出“四两拨千斤”的招术。例如,他贴了一张自己在西藏飞滑翔伞的照片。就有人评头品足,说像西藏的老农,王石就回贴幽上一默,“有如此洋气的藏族老头?你没有去过西藏啊。"也有人一腔热血,上来大赞王石是民族精神,老年楷模。老王则淡淡回报一句“你这是有年龄歧视啊,何况我也不觉得52岁就很老。”

  不过,最头疼的应该是一些在论坛上谈工作,一些媒体年轻人,会一上来就列出一串半通不通的问题,还连说要关照一定要回答不然工作做不下去等等。前两年,王石还比较好耐性,基本上是能够回答的都答了。但是后来一看,随着自己曝光率增加,走这个采访捷径的媒体越来越多,于是,老王终于下了决心,从此高挂免谈牌,“即使熟悉的记者也很少网上回答提问,更何况不熟悉的。上市公司高层回答记者的提问,一般要通过公司董事会秘书安排或公司公共关系部。”

  今年以来,随着王石online越来越热闹,所以王石就公示大家,“维护每位网友话语权,掐架、撒泼请换个地方。”而他的删贴潜规则如此:

  言而无物,不知所云;

  名不符实,哗众取宠;

  满嘴粗话,恶语伤人;

  自以为是,惟我独尊;

  偶像崇拜,肉麻吹捧。

  王石读书

  今年4月,王石在攀登珠峰期间,他的第一本个人登山随笔集《生活在高处》面世了,近20万字的短文结集和照片,绝大部分是他在论坛发表的或长或短的帖子组成。认识王石已经9年,以前劝他写企业,写管理,到这几年劝他写游记,他以往常常感慨,苦于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完成。但是,想不到,接触了网络和论坛之后,他通过兴之所致的短文写作,总算还了一个心愿。

  什么时候出第二本?你预计这本书卖得怎么样?上山之前王石笑言第一版只是一万本,以后怎么样要看读者的反应才能做决定。

  这次进山,因为王石很清楚主要目的是登顶,所以3月出发前,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就说书就不准备多带过去了,不过也会带上英文小说,一面看一面学英语。

  王石的阅读经历,在商界中人是甚为可观的。最早的时候,他还是中学时期阅读的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印象深刻的,比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司汤达的《红与黑》、麦卡洛的《荆棘鸟》等等。90年代初王石还会津津乐道起《高龙巴》里面的海上风光和水手的激情。这些记忆,来自于他还是二十出头的时候。那年他当兵换防到乌鲁木齐的时候,他在附近学校破败不堪的图书馆里,在一堆堆的书中寻觅精神食粮。王石很欣赏一个角色,“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与黑》中的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极具才气,不安于现状,一步步地努力。”

  他家中大客厅两边墙壁上都是书架,不过,以他一次购书常常数十本的数量来说,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书籍慢慢要转到储藏室里面去了。多年来频繁出国,所以他接触了大量的出版物,90年代中,他经常给职员和朋友介绍阅读汤恩比这样的历史大家的著作心得,而在媒体炒作之前,他也是已经慧眼识珠,对黄仁宇和张五常都非常看好,这比起内地一些还津津乐道红楼梦三国的企业家来说是很不一样的。

  不过,近年很少听到媒体提起王石读书的事情了,一问之下,他笑道,阅读当然是一直会有的。不过现在不像以前,企业家读书再不会引起那么多人关注。我这两天,刚刚看的是英国历史学家丹尼尔的著作,他的思想里面有一点很值得注意,那就是说明历史是由很多偶然因素决定的。王石近年因为登山和外访,因此每去一地之前,事先都会大量收集阅读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料。而且因为职业与建筑也有关系,王石虽然在公司业务会议上谦称自己不懂建筑专业,但是,他通读了日本等数十位世界各地建筑大师的著作,积累了相当的素养,也无怪乎他能一直提出在房地产方面的新创意。

  生活在高处

  “我不是英雄。这不是谦虚。”王石下山后,我已经听他多次这样强调。

  “2003年,在珠峰北坡,中国境内一侧,(和我们)类似的登山队一共有27支队伍,南坡尼泊尔一侧有35支队伍。”

  50年来,以往有1000多人登顶珠峰,但是其中汉族人士只有12名,其中只有6名是内地的,其他5名是台湾的,一名是香港的。王石颇为动容地说,“以我们中国的十多亿人口以及邻近珠峰来说,我们登顶的比例实在是太少了,去年有一个和尚,一个人独自登顶珠峰,美国也有一个盲人到达了顶峰。所以大家不要把登珠峰看作是很神圣的。我相信今年夏天这次登山,就有几十个人登上去了,但只有中国队员受到了这样的殊荣。”

  2003年珠峰登山队的队员也是由一批普通登山爱好者组成,只是中央电视台的现场转播,又由于在非常时期,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攀登成功后获得了英雄般的欢迎和荣誉。是值得高兴庆贺的事。但他们所参与的毕竟只是一项自愿参加的极限运动。“我不是英雄。这是我的真心话。所以对个人来说,不要太看重这次登山。”

  下山之后,因为已经成功登顶了7大洲最高峰之中的三座,王石很有信心要完成其他四座的攀登。由于以前中国登山队的双子星座完成七座山峰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而王石两年间,已经登顶了三座,笔者特意给老王留下来回旋空间,一年上一座的话,那么再过4年你就应该能完成这个“登山”大满贯计划了吧?不料,这位硬汉又大笑起来,那里需要4年,如果环境许可,我一年就能把这4座山爬下来!

  他给笔者介绍,7大洲之中,珠穆朗玛峰和北美的麦金利山是难度最大的。而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14米)和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4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欧洲的最高峰,不是坊间一般认为的阿尔卑斯山勃朗峰,而是位于高加索地区的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也有一个说法是新几内亚岛的卡斯滕士峰。王石说,主要是因为欧洲和大洋洲两座最高峰所处地区政局不稳定,因此登顶时间就变得难以估算。但是,只要条件一许可,他在体力上经验上登顶应该都不成问题。

  王石还对笔者提到了他现在的运动,“下半年连国家登山队都放假休息了,我这个业余队员也就不再想登山的事情。平时主要是飞滑翔伞,还有滑雪。我滑雪也已经5年了,以前是双板划,今年才改作了单板划。”

  那么说,你现在的滑雪水平也很高了,单板划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把?听惯了王石的铁汉回答,笔者也就是这么随口一问。

  “当然有问题啦!这不是今年才开始学单板划,还得练习再练习。”王石大方地承认了自己的不足。

  A&Q

  M:作为成功登顶珠峰的最大年纪的中国人,到达顶峰那一刻的时候您是什么感觉?当时你有没有说什么?珠峰这个地球最高的角落是怎么样的?

  W:5月22日是阴天,下午接近三点,珠峰顶上雾蒙蒙的,能见度大约只有二三十米,远的地方什么都看不到,并没有登高望远的感觉。我上去的时候,还有一个队友,华西都市报的记者,我们一块在峰顶,还有陪同我的高山协作夏尔巴人扎西。其实那个时候在顶峰上,一方面是因为太疲惫,另一方面是因为缺氧,人有点麻木,所以没什么崇高激动的情绪。在山顶上,我们都是戴着护目镜和氧气面罩,所以队友之间基本上是用肢体语言来沟通的,大喊大叫或者做V字胜利手势都是没有的。不过疲劳归疲劳,一旦登顶了,有两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第一就是拍照,第二就是展国旗。

  平时大家远望珠穆朗玛峰的顶部,好像是尖的,其实是因为太远的原因。而珠峰的顶部也是近似一个平台,有大约2米宽,8米长,而这个形状每年都在变化。我登上顶峰的时候,平台上面已经有十来个人,大家三三两两聚着,看起来是在开会,这些都是其他登山队今天登顶的队员。

  我们在上面合影了几张,大约呆了可能十多分钟。同行的夏尔巴就说一定要下撤了。于是我们急忙拿出国旗留影后就下撤了。

  珠峰是个非常庞大的山体,人在喜马拉雅山下,看上去都觉得很困难。等到两天后我回到了大本营,回望着这个庞然大物,真不敢相信自己曾登上过珠峰。

  M:登顶珠峰的人,50多年来才1000多人,你这次为什么能够第一次就登顶成功。你能否介绍一些经验,让大家了解真正的登顶取决于那些因素?

  W:这次登顶成功的个人经验,我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心如止水”。我早就感到,登珠峰与往年登山不同。我经常开玩笑说,登山是一个后悔的运动,一进山后,马上就会出现头昏、恶心等高山反应,感到后悔。今年春节期间,我去云南登了哈巴雪山,是对登珠峰之前的一个适应,虽然高度才4000多米,但反应已经非常强烈,恶心,吃不下饭,但是这次到了珠峰之后,高山反应却已减少到最低,吃得很好、睡得也不头疼。登顶成功顺利下山之后,体力也还保持得很好,连登山队的专业队员都觉得非常奇怪,他们觉得怎么王石与以前的状态不一样,这种感觉是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

  当然,我的战术也比较得当。以前登山,我也会很兴奋,和队友比赛谁上得快谁下得快,非常兴奋。但是登珠峰,我知道我的对手就是自己了,因此早在春节后,到北京怀柔登山基地训练的时候,我就一再告诉自己:要冷静,要一直保持平静的心态和一贯的节奏。那时候训练基地里面大家都开玩笑叫我做“永动机”,因为我每天都在训练,而且训练起来就能够一直维持下去。上山之后,为了保持这个平静的心态,我是把能免的一切外界干扰全部都排除了,甚至当登山队员欣赏海拔8000多米雪山的壮丽景色的时候,我也尽量不看,一直喜欢高山摄影,这次进山像往常登山一样,携带了一大包专业照相器材,却很少动用,因为不想在拍摄方面花费精力,影响攀登珠峰的注意力和精力,虽然在山里泡了两个月,却没有几张说得过去的照片。

  当然,这次在登山队伍我是年龄最大的,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我也感觉到大家对我比较关注。由于年龄的关系我分在了B组,而A组是最有希望登顶的。

  不过,当时说到高山协作夏尔巴人时,7个登山队员每人配备一个,我不会比别人更多,但是配备的夏尔巴人实力是比较强的,他叫扎西,曾经8次登顶珠峰,算是最有经验的一个。

  M:有一种说法是为了你的登顶机会而内部调整了一些的,有时候又说是你违反队长命令不听从指挥强行登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W:呵呵,绝对没有为了老王牺牲其他人的事,我也没有违反纪律。海拔7790-8300米时,每个队员都需要用氧气。而给老王的优待,就是冲顶当天,配备了三瓶氧气,但是谁都没有料到,恰恰就是这多安排的一瓶氧气,使得我差点因为缺氧而失去登顶机会。

  这里面有个小细节,因为我是配备三瓶氧气冲顶,所以当天早上凌晨一点多出发的时候,我的高山协作扎西就把我的氧气供应量调节得比一般的量要大一点。结果在8700米高度攀登“第二台阶”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肺似乎要炸开了一般得难受,直觉是氧气出了问题。拉过输气管一看,果然是没有氧气了。于是我就趴在山壁上大喊“NO OXYGAN",但是我很快发现,所处的位置是没有人可以上来帮他换氧气。扎西也只有冲他喊,“go,go,up……”在没有氧气的状况下,(山上的氧气浓度大约是地面的四分之一),我艰难地向上爬了5米,夏尔巴扎西这才上来换上新的氧气瓶。

  但是,在登顶前10分钟,扎西又发现,我背负的氧气不足以下撤。问题很严重。因为,本来每个队员的氧气都是自己背一瓶,陪伴的夏尔巴向导除了背自己的两瓶氧气之外,还要帮服务对象背一瓶。但因为给王石配的是三瓶,所以除了扎西替他背一瓶之外,另外还安排了一个西藏登山学校的学生帮他背一瓶。冲顶前一天,这位学生为了救援一个英国登山队员而没有冲顶,而登山的时候,我仍然是按三瓶氧气的流量配备的,所以氧气消耗得比起其他人快!我反应过来,立即把氧气流量关小,同时向导扎西通过报话机将这一情况汇报了6500米前进营地的登山队长王勇峰,而王队长自然要求我立即下撤。扎西并没有传达说队长是严命我无条件下撤,只是用询问的目光看了我一眼。我领会到扎西的意思,以他的经验,他相信我并没有处在十分危急的状态,还有登顶的机会。所以当时二话没说,就做了个上行的动作:还是登顶!我的想法很简单,反正现在氧气都是不够,现在撤下去氧气也不够,豁出去,上了顶峰再说。

  M:那么说,王队长也是尊重前线队员的决定的,没有进一步要求你下撤。你下撤途中,还有什么惊险?

  W:是的,对讲机一直是打开的,王队长如果下了死命令立即撤退,扎西和我,都会听从的。到峰顶呆了十几20分钟后,我开始下撤,氧气确实开始不够了。这时候,倒是王队长写他登山经历的书提醒了我,那本《危险的足迹》一书里面,提到王勇峰自己1996年登珠峰的经验,当时他也是氧气不足,他就一路上寻找别的登山队遗弃的氧气瓶,终于发现了一瓶用得不多的,最后安全下撤。

  我们这次在下撤的路上,也看到了到处都是登山队员丢下的氧气瓶。扎西一路走一路找稍微重一些的氧气瓶给我换上,拣到第三个,居然还有小半瓶,这样走下去就有惊无险了,等到我看见所住的帐篷时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事后想想,觉得自己也算是临危不惧应变得宜吧。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