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初闯世界只有80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 11:49 世界经理人 | |||||||||
38年前,潘石屹出生在甘肃天水麦积山附近的一个贫困的村子里。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北方一所“不颁发学位”的大学。1984年毕业分配到石油部某局工作,1987年下海经商。在海南岛,潘石屹与6个人合伙成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今日万通的雏形。1992年,他受命回京,创办北京万通。对于当年初到北京的情形,潘石屹至今记忆犹新:“1992年,我连北京那几座大立交桥的名字都叫不上,就到处去找地。后来有人介绍块地,一看,不错,就拿下这块地,开始做万通新世界广场。”万通新世界的成功销售,使潘石
一人有两件衬衫是老潘对富人的最初定义 坐在记者眼前已经身价亿万的潘石屹,最初对富人的定义仅仅是能有两件衬衫。如果身上穿着的衬衫该洗了,能够随时再拿出一件来。因为家境贫穷,小时的他还完全感觉不到贫困、疾病等有多可怕,后来长大一些,到县城去逛了一圈,回来后才能够读懂母亲眼神中的无望和父亲沉闷的叹息,一种特别强烈的反差第一次冲击了他的头脑。“那是西北最荒凉最苦的地方,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妈妈又长年瘫痪,家里有五个小孩,我是老大,两个妹妹因为养活不了,只好送给了山里的农民……”潘石屹很坦然地谈起自己的童年,语气很平淡。 正因为过去苦,老潘形成节俭习惯。几年前他与几个人在北京保利大厦前一条小街道上吃饭,吃一盘菜,记得是一盘土豆丝,就为到底是八元还是五元钱,和饭馆的服务员争起来了。可那时他正大笔大笔地往外投钱,动辄上亿、上千。 即使是现在,潘石屹乘坐飞机一般情况下都是坐普通舱。记得一次他同爱人与美国华尔街大老板(美国前十大富翁的儿子)一起去上海,秘书照章办事,就给他一个人订了普通舱,其他人都是头等舱。后来到机场一看坐不到一起,美国人特别客气,说你还是换个头等舱吧,这个航班没了,一起乘下一个航班,结果让人家一大帮人在机场坐了两小时。 初闯世界手里只有八十元钱 像普通的创业者一样,潘石屹历尽艰难。当初潘石屹辞职离开北京去深圳时,把自己所有家当变卖了,也只有八十多元钱。 当时他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深圳天气热得不得了,加之语言也不通,还经常加班加点,他感觉非常压抑。1989年,潘石屹到了海南。当时他和一个朋友第一次沿着滨海路海边往前走时,看到有的海南人当着别人的面就在海边“方便”,那边有人“方便”,这边有人就在进行手表交易,手表贩子把袖子一拉开,胳膊上全是各种各样的手表。他朋友挑中了一块,那卖表的说不卖给你。朋友问为什么不卖?他说,没钱你买什么?你的钱包已经被人偷走了。朋友不信,一摸钱包真没了,才发现那小偷偷了钱包也不跑,就在附近蹲着。 1990年春节前后,一场台风令海南经济一度低迷,很多人都选择离开,但潘石屹没有走。他的老板当时在那里承包了一个砖厂,让他当厂长,带着三百多个民工。那时所有工程都停了,民工就在那里饿着,他们是计件工资,没人要砖,他们就一分钱没有。老潘那时年轻,责任心也强,就把自己的钱掏出来,让民工买上一袋米,吃完了掏钱再买一袋。 看孩子是他人生中大事 无论工作多忙,老潘总要拿出一些时间留给家人,照看孩子。在张欣生孩子时,他一个月时间完全脱离公司工作,就是侍候老婆孩子。他说,生孩子对母亲与孩子都是特别大的事,一个新生命要出来,别的事都可以慢待一些,唯有这事太重要。看孩子非常辛苦,但跟孩子接触也可以让你平静下来。这社会有时会不断让你往前跑,人家官职比你大,做的事比你大,挣的钱比你多。孩子却能让你感觉到人的一种原始状态,令你周围的一切回到一种单纯的状态。 把自己变成容器 老潘崇尚大气包容。人的最大的弱点是“迁怒”,一个机构、一个人反复迁怒,就像病毒一样传染,社会就会变得浮躁,大家没信任感,没安全感,一点也不能和善。人应像一个容器一样,把“迁怒”过来的怨气承载下来,不让它再传播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