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光环背后的贬值忧虑 MBA离牛市还有多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 18:46 外滩画报 | ||||||||||
在经过熊市之后,MBA教育市场也必将走向理性 外滩记者 王晓楠 报道 猎头公司的坏消息
2004年5月15日,上海图书馆。 2004年度上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展正在进行。在自己学校的展台前,同济大学在读MBA学员王远(化名)忙着为前来咨询MBA事宜的人进行解答。 他一直认真地给咨询者推介自己学校的MBA教育,竭力显得很有信心,但事实上,一直以来MBA遭遇熊市危机的消息也让他感觉到了就业的困难。 “从去年MBA找工作的反馈情况看,MBA就业还处在低谷,很多人不得不为了就业而降低身价,平均的月工资也就是5000-6000元左右吧,但愿到我毕业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会有所改变。”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原来从事教育工作的王远对自己的职业转型是否能成功有了怀疑。 “我是我们学校的首批MBA学员,所以对就业还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和现在的大环境应该差不多吧,总之,我对就业的困难有心理准备,也不会要求太高的薪资。”原就职于西门子移动通讯有限公司的长江商学院在读 MBA学员邓先生说。 虽然头上顶着MBA的光环,但是在光环下面的他们不能不为以后的出路担忧。 中国最大的猎头公司ChinaHR.com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2002年,一个MBA毕业生的年薪平均约78839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比2001年时下跌了近5000元。就读MBA的总学费约7万到8万元人民币。 这项调查还指出,一些不是很有声望的院校毕业的MBA学生每个月的收入可能只有3000元到5000元人民币,这和一个名牌大学应届本科生刚“出道”时的月薪已相差无几,而且还要四处赶场子递简历求职。MBA学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受MBA身价看低的影响,目前国内报考MBA人数下降。 MBA的“马太效应” 在“MBA贬值、毕业生难找工作”的一片负面声音中,日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却公布了一组不一样的数据:127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2级MBA毕业生已有92%找到理想工作,平均月薪达1.7万元以上,较去年上升14%;58%以上担任中层经理以上职位,70%到外资企业就业。 在复旦大学提供的资料中,虽然没有关于MBA学员薪金的调查,但是近年学生就业的主要企业是德意志银行、美林证券、福布斯、IBM等知名企业,也不难看出这样的就业单位提供的薪金一定不菲。这样的情况让人们又开始对MBA恢复了信心。 事实上对于中国现在来说,MBA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稀缺产品。中国现有众多的民营企业,其市场需求也很庞大。而外企在中国逐年增多,也对MBA的需求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各企业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也会大幅度提高。 但是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品牌”对MBA 的影响。 在2004中国(上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展上,虽然冒雨前来咨询MBA的人络绎不绝,但是记者却注意到,各个学校展台受关注度却是有很大差别,有的展台前人潮涌动,有的却是冷冷清清,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MBA的“门户之见”。 虽然目前国内报考MBA的人数锐减,但MBA培训班却在稳步增长。目前全国共有89个教育部认可的提供MBA培训和学位的高等院校。1991年,全国仅9所院校开办了MBA培训班。这样的增长速度中,学校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到MBA培养质量。 面对如今低迷的MBA就业市场,“品牌”的生命力凸现出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职业发展部工作人员表示,学校的“品牌”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方面。该院97级MBA学员在给母校的建议中也提出,要“做好品牌管理及推广工作,将市场营销的知识实践到学校本身。” 除了“品牌”外,专门培养市场管理、营销人才的MBA培训机构开始用市场营销知识为自己的MBA做起了“营销”。 “我的校友为我参加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的张毅说。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后,张毅来到了瑞银做投资研究和证券分析,他的校友在这里已经有了很好的口碑,这给他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方便。 为了拓宽MBA就业渠道,各学校开始重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MBA校友的联谊,构筑他们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MBA校友的发展和创业提供机遇。 五年后看MBA价值回报 “虽然目前MBA身价看低,但是我希望通过我在MBA中的学习,会在远期得到丰厚的回报。”长江商学院邓先生说。面对如今的MBA市场,很多人有了同样的想法。 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两年前来应聘的MBA中,极少有人对薪金提出要求,也许是我们没有遇到,大多数人还是抱着历练自己和积累经验的态度来应聘的。” 而邓先生的这种期望在已经毕业5年的田隽以及他的同学身上得到了实现。 田隽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97级学员,在读完MBA的五年后,从事市场研究的田隽出于职业习惯自发在60多位同学中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一组详尽的数字勾勒了一个MBA群体五年的发展轨迹。 在调查报告中,一组三级跳式的薪金水平经历让人感觉到了MBA远期回报的丰厚:从进入中欧前、刚毕业第一份工作到现在毕业五年,三个阶段的平均月薪分别为3100元、11244元、27833元。 田隽的同学中有六成在欧美企业任职,与读中欧之前相比提高了32%,而在读中欧前有38.2%的同学服务于国有企业,而五年之后,这个比例降到了9%。目前服务的企业的特点为:接近80%的企业销售量位居全国前三名;如果是外资企业,则有一半的企业属于全球财富500强(Fortune 500)之列,较多的MBA留在了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目前接近一半的同学已走上企业高层(企业所有者、总裁、总监),另一半也是企业中层或主管,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之一,而进入中欧前,无一人来自于企业高层,这一答卷显然吻合了“MBA培养管理型人才”的初衷。 同学们的工作职能也有较大改变,目前在综合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职位的人数更多,这也是MBA带来的有效转变。97.1%的同学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新住房,三成购买了私家车;如果不是上海购车环境的限制,购车比例一定会高出许多,全班同学正逐步跨入中产阶级行列。 某调查公司提供的一项MBA的薪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MBA人才平均年薪在88,655元,而在取得MBA学位之前的平均年薪只有37,227元。 这让MBA们更加坚信,也许最初获得的薪金并不尽人意,但读MBA是对个人事业长远的投资,有的回报快点,有的回报慢点,但最终绝大部分都能收回投资,而且会有丰厚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