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职场 > 正文
 
产业结构制约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现6年新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6日 10:24 《财经时报》

  尽管目前的就业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劳动力过剩将长期存在

  本报记者定军

  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今年一季度统计显示,这个数字已达4.3%;如果加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则达到7%。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据新近估计,今年大学毕业生较上年增加约70万人,加之2003年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比前一年低了10多个百分点,2004年大学生就业和整个就业市场“面临全方位的压力”。或许正因为如此,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被放宽到4.7%左右。

  同时,目前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第三产业增长率也达到了近四年来低点。

  城镇失业率多高?

  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的消息,2003年底和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显示,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这是该部网站有统计数据6年以来的最高值。

  1998年到2003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3.1%、3.1%、3.6%、4%、4.3%。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比率有加速上升势头,当年四个季度失业率分别为3.7%、3.8%、3.9%、4%,平均每季度增加一个千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姚裕群指出,2004年大学毕业生较上年增加了近70万人,而就业率在下降。2003年8月底,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为70%,除去考研究生的,实际没有工作的至少达60%。但在2002年6月,大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85%,到8月底达到90%以上。

  2004年的大学毕业生约有280万人,除去少数读研究生和出国,大多数将在国内寻找就业机会。

  专家认为,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大学生就业率低,都说明2004年城镇实际失业率要比公布的4.3%更为严峻。4月2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记者会上指出,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指事业人员登记形成的失业率,不包括国企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以及大批的进城农民工;如果考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城镇登记失业率会达到7%。

  据姚裕群介绍,经过普查核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有关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2000年城镇实际真实失业率为7%,而当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3.1%。姚据此认为,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了不少,城镇实际失业率应该相应有些变化,但这个变化只会“向高”。

  另有不同机构的专家认为,目前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可能在10%~12%。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专家葛延风认为,目前的统计口径可能有些问题,今年以来的就业状况已经有所好转;前两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主要是因为下岗转失业者人数较多。

  “三产”低速增长

  由于最能吸纳就业人口的第三产业增长率降到4年来的新低,且最能增加就业岗位的非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并不高于国有企业,表明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并不利于就业人口的增加。

  今年“五一”长假后第一天发布的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报告表明,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2004年一季度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3个和4.6个百分点。从相对趋势看,第三产业需求比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需求则继续上升。

  2000年到2003年的四年间,中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7.8%、7.4%、7.3%、6.7%,一直呈下降趋势。这与1994年到199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每年增长8%以上、1992年到199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每年增长9%以上形成了明显对比。

  从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看,2003年仅为32.2%,略高于1996年、1995年的31%,但低于1998年到2002年间其他年份的水平。

  此前,今年4月28日发布的《中国就业报告》指出,“九五”期间,第三产业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仍然偏低。在农业人口过剩、新的工业就业的空间有限的状态下,如何利用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高的优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解决中国就业压力问题的关键。

  制约就业

  从所有制结构看,2003年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5.2%,分别高于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31.4%、40.5%的水平。但数据表明,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2004年第一季度私营及个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增长了1.8和0.1个百分点;但国有企业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以上。这说明,非国有企业利润良好,却没有带来有效就业人口增加。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李爽告诉《财经时报》,目前的经济正呈现“重化工业化倾向”,第二产业受到倾斜,加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都对第三产业发展和就业的增长不利。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讲,中国的高新技术应该发展,但这与提高就业率的宏观调控政策有些矛盾;尽管目前的就业政策从短期内是有效的,但劳动力过剩将长期存在,所以仍然需要探索新的就业路子。

  也有专家认为,过去几年特别是2003年,中国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整个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就业发展,而且呈现反就业率增长趋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就业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