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名长沙农民将成为上海产业工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 07:53 新华网 | |||||||||
新华网长沙5月11日电 (记者 陈净植) 11日,长沙市政府与上海菲利浦电子公司等40多家上海企业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2.4万名长沙农民将成为上海的产业工人。 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长沙市市 长谭仲池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率队分赴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积极谋划为农村
去年,长沙市有72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劳务收入达42.3亿元,今年预计此项收入将超过50亿元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长沙农民的可支配性收入一半以上来自于劳务收入。长沙市市长谭仲池表示,走出去“上门推介”民工,使长沙市摸索出了一套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效机制,今后这项工作将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的方向发展,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张剑萍表示,目前上海有将近20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在参与上海的建设,上海建立综合保险体系,使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了与本地人员的一样的社保福利待遇,让人才来得了,也留得住。她介绍,综合保险为外来打工者提供了医疗、失业、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其中养老保险尤为打工者所倚重,流动的打工者都拥有一份固定的养老金。综合保险是他们现在工作的动力,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依靠。 长沙市副市长张湘涛指出,转移农村劳动力应重在培训。虽然长沙市加强了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形成了政策性培训、订单式培训、岗前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但依然远远不够。在广州、北京就遇到过,一些用工单位提出需要几百名电子行业的工人,但很难一下子找出这么多人。一路推介下来,使人们认识到劳务输出工作应放在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