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业龙头伊利集团总裁潘刚:坚持天然品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09日 07:22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任彦宾 “五一”长假,潘刚只休息了两天,就又南下考察市场。对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殊荣,潘刚觉得奖章应该属于所有的伊利人,“是伊利这个心灵中的‘天然牧场’历练、造就了我。”他说。
34岁的潘刚,现在是中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的总裁。12年前,他只身来到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系学习的时候,身后留下的是锡林郭勒草原真正的天然牧场。 对草原深刻的认知,让他选择了乳业。1992年,潘刚大学毕业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工作,当了一名质检员。“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从工作那天起就开始实践这一真谛,一直没有放弃过。”潘刚说。 伊利集团的前身———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当时只是一个职工不足200人、企业资产2000多万元、销售收入不足3000万元、利税不足500万元的小厂。 1993年,奶食品厂改制,变成伊利公司。经过10年发展,伊利集团成了中国乳品行业的“巨人”,员工2万多人,资产40多亿元,销售收入高达60多亿元,利润3亿多元。“消费者对伊利品牌的青睐,实际上是对伊利产品质量的认可,这在伊利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体现。”潘刚说。 改制后,潘刚负责构建伊利新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凭借得天独厚的奶源资源优势,加上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几年时间,伊利雪糕、冰激凌畅销大江南北,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个全国性的品牌。 国内液态奶市场在2000年兴起。潘刚随即被聘任为伊利集团总裁助理,受命组建伊利液态奶事业部。利用国内一流咨询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潘刚完成了事业部组织架构的建设,并奔波于全国各地,进行市场调研、网络布局、基地建设,迅速扭转了液态奶市场的徘徊局面。当年液态奶产销量由3万多吨一跃突破10万吨,创造了乳业市场发展的奇迹。 潘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响亮地提出了“质量零缺陷”的口号,建立了事业部的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在严格实行ISO9002体系认证管理的基础上,引进国际食品行业专用的GMP标准,并全面实施HACCP(危害分析和生产关键点控制)体系。通过国际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查,伊利成为全国食品行业第一家通过HACCP认证的企业。 2001年,他们率先向香港卫生署提出进港销售检验的申请。香港卫生署以欧洲的卫生标准对样品进行了严格的检验,伊利集团成为首家进入香港的国内乳品企业。 潘刚认为,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在任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期间,他带领技术人员不断开发无菌牛奶的系列产品,并组织他们研发出了保鲜牛奶系列、酸牛奶系列共计100多个品牌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乳制品更高的需求。“坚持天然品质,给消费者一个心灵的‘天然牧场’,这是伊利人的天职。”潘刚说。 2002年7月,潘刚被伊利集团董事会聘任为集团公司总裁。作为一名国内最年轻的大型集团公司的总裁,他开始积极参与制订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方针,论证物流、奶酪、果汁和ERP项目,不断构筑和完善“中国伊利”的整体部局,实现伊利集团振兴民族工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 “乳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我们会更加重视质量管理,实施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战略,这对其他经营者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潘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