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职场 > 正文
 
中铝公司总经理郭声琨可能出任南方某省要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01日 14:02 21世纪经济报道

  先是李毅中、卫留成,而这一次是郭声琨——4月30日,有消息称,中国铝业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公司”)总经理郭声琨有可能出任某南方省份要职。

  而郭声琨的后面,将有更多的类似他这样的部级国企领导人将走上党政领导岗位。

  筹建中铝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竞价排名火爆大促销!

  “这个人少年老成,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中铝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但这个“随和”的人,却曾被《世界金属导报》评为全球金属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而中铝公司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企业:世界第二大氧化铝生产企业商、中国惟一氧化铝生产商。同时,电解铝产量也位居全国第一。

  1998年,全国六大的氧化铝厂家,虽然同属于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管理,但都是独立法人单位,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产品各自定价,相互间恶性竞争,这一年,中国铝行业整体亏损。

  在2000年,国务院决定重组中国氧化铝行业,成立中铝公司。郭声琨为组长,领衔整合。2001年2月,公司成立挂牌。随后公司重组“七厂一院”,成立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新公司采取了统一法人,实行事业部制度,将原来分散于各企业的财权、人事权统一上收。

  在“削藩”过程中,郭声琨也显现了其强硬的一面——采取的策略之一是“不换思想,就换人”的铁腕。

  由此,作为世界第二大铝消费国——中国——的铝行业,尤其是铝的上游原料——氧化铝行业,作为全球最大现货买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国际市场拥有定价话语权、一改国内企业在国际采购市场上长期扮演“冤大头”角色的行业。同时,产业技术创新、生产成本等也在国际上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铝业也从筹备前的整体亏损,发展成2003年拥有43亿元的盈利。

  中铝模式也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和认可。2003年年初,国务院委托中铝公司负责牵头组建中国南方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通过中铝这种模式,把中国稀土产业目前的这种“散、乱、小”整合治理好。2003年2月28日,筹备组成立,郭声琨任组长。

  收放之间

  这个出生于1955年、从大学开始到参加工作就一直跟有色金属行业打交道的“老有色”,早在江西的时候,就让国际同行认识到其过人的博弈、协调能力和对于大局的把握和拿捏能力。

  1993年,郭声琨从贵溪银矿矿长任上直接调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南昌公司总经理。上任伊始,郭声琨就做成了一件至今许多行业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情:压产、抬价、夺回价格主动权。

  中国占世界钨产量的80%,而江西的钨产量则占到了中国的70%。但由于资源乱采滥挖严重,产品供过于求。加上多头出口,各厂家竞相压价,产品价格从1984年以前的每吨钨3万多美元,一直跌到1993年7000多元人民币。

  为此,郭声琨借鉴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模式,在1994年7月,把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几个省的钨矿企业负责人组织到井冈山开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钨生产企业联合体”。郭声琨任理事长。

  这个联合体成立后,迅速采取限产、统一对外报价和形成统一对外销售规则,来谋求国际市场价格主动权。

  同时,为了把这些设想落到实处,郭声琨祭出两大“杀手锏”:一是争取在中央政府的矿山维检费的发放上,获得话语权:谁遵守这个联合体的规则,就支持谁。

  第二是在出口配额的发放上,也争取到原外经贸部的支持,联合体不仅可以提供参考意见,甚至直接参与配额的发放。这样,管住了多头出口局面,同时因为堵死了产品的出口通道,也就堵了生产的失控,不费一枪一炮,就治住了乱采滥挖的现象。

  控制住产量后,产品价格迅速回升。到1995年年底,每吨钨的售价最高达到32000元。

  但当厦门的一家钨制品厂提出来要以每吨4万元买断江西省内所有的钨矿产品时,郭声琨却断然给予回绝。

  “因为他不想给人以垄断操纵市场的印象。同时,要防止市场因此而大起大落。在这一收一放之间,行业内外皆大欢喜。这其中的尺寸拿捏得非常好。”郭声琨原来的老部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南昌公司副总经理钟小云介绍。

  “9.11”后的亚太第一股

  2001年9月,中铝公司重组分拆成立了中国铝业,以实现海外上市。

  但就在中国铝业成立不久,相关的上市工作进行一半的时候,美国发生了“9.11”恐怖事件。“9.11”事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巨大——美国及欧洲等三大股市连续下跌,连破三年来新低。而国际铝市也是“熊”霸天下:一方面,价格连创新低;一方面,产品库存大幅上升。

  全球许多原来打算上市的公司纷纷宣布,将其IPO(首次公开发行)推迟。

  一时间,资本市场陷入低谷。

  所以,中铝股份的主承销商摩根士坦利(Morgan Stanley)和全球联席簿记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香港”)双双对市场失去了信心,发出了停止上市的建议。

  “摩根士丹利不让我们上市。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纪录,怕这次失败了会影响他们的纪录。”这位内部人士介绍。甚至在做路演的前二天,摩根士丹利公司董事长还写信给郭声琨,表示风险太大,反对中铝上市。

  而且这个时候强行上市,存在着股价发在净资产以下的可能,各方面都将会面临着国内巨大的各种压力。

  但郭声琨却坚持如期上市。他认为淡市也意味着机会,因为其他公司都停止了IPO,中国铝业的项目更容易受资本市场的追捧。而且上市已经是一条不归路,错过了这次机会,将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改制计划的有效推进。

  摩根士丹利见久劝无效,就迅速调集全球的资源,全力以赴陪同郭声琨进行这场“世纪豪赌”——2001年11月19日,全球路演启动。

  但摩根士丹利毕竟是久浸资本市场的“百年老店”。果然,中国铝业的全球路演之旅是一路险象环生、意外事件频频发生。

  路演到第3天,先是副承销商美林证券,后是高盛集团公布了其最新的研究报告,调低了对未来铝价的预测。这对路演团无疑是当头一棒,因为美林、高盛作为世界顶级券商,其预测结果对投资者的认购影响非常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接着世界第一大铝业公司——当时拟持有中国铝业8%股份的海外战略投者——美国铝业公司(Alcoa)(以下简称“美铝”)宣布,由于不看好后市,公司拨出2.4亿美元,在全球裁员6500人。

  其后又有中铝股份的审计师普华永道建议公司调低2001年的利润预测。

  紧接着又是美铝与西方矿业公司之间的合资纠纷,美铝能否入股中铝公司将是一个未知数。

  一连串意外事件接踵而至。

  郭声琨则采取“巧与硬”两种策略来应对。

  在“巧”上,首先重点做好第一站香港的路演,为后期的路演打下一个基础。因为驻香港的国际风险基金及其他投资机构一般均为欧、美基金等的亚洲分支机构。其他欧洲、美国的都会随它而动。

  在“硬”的策略上,郭声琨采取了几乎是“疯狂”似的一对一会议方式,与机构投资者直接面谈。在其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要连续举行9场会议。而在19天的路演全程中,通过一对一、面对面会谈的投资基金的比例达到了70%。一位国际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在企业基本面差不太多的时候,基金经理们之所以买你的股票,可能就是那一个小时的单独面谈的功劳。但这种方式长时间、高强度,除非那种精力过人的‘拼命三郎’。要不,是熬不住的。因为整个过程都需要一把手的亲力亲为。”

  2001年12月12日,中国铝业在纽约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9.11”事件后在海外上市的第一家中国公司和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亚太公司。而原先设想的3倍认购倍数就“非常满意”的中国铝业,最终获得了13.5倍认购倍数。成功实行溢价融资。

  而郭声琨的这个抉择,也为中铝的后续发展捕捉到了飞跃的良机。在挺过将近一年的低谷期后,在2003年,中国铝业终于迎来的产业的井喷阶段:氧化铝产品的市场价格从2002年底的1830元/吨开始起步,连涨10次,截止到近期,价格已经摸高到4300元/吨。

  一夜增发

  但更能体现郭声琨高超财技的,还是今年1月公司在香港的增发案例。这个案例被内部人士戏称为“一夜增发的故事”。一举夺得了《亚洲金融》杂志评选的当月“最佳交易”称号。

  据中国铝业内部人士介绍,2003年7月,中国铝业的股票价格已经从首发时的1.38元上涨到2.4元。为此,几大投行的高层纷纷建议中国铝业可以实施增发了。

  但郭声琨却认为还有上涨的空间。所以在表面上一直是按兵不动,但在内部秘密成立了一个增发小组,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开始进行各种审批手续的报批。同时,也在秘密地挑选承销商。

  待一切妥当后,就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而这个时机一等差不多就是半年。转眼就到了2004年。

  2004年1月5日,本年度全球股票市场第一个正常交易日。中国铝业在香港联交所收盘价创6.15港元历史新高。

  郭声琨决定收网。在当天下午,公司迅速把拟定承销商里昂证券的人请到北京进行谈判、签署承销协议,决定实施增发计划。并且在当夜与美铝完成了认购协议的谈判工作。里昂的人谈完后,他们晚上坐飞机飞回香港,迅速组织了一个团队来执行。

  这一切,都悄无声息地完成了,而且保密措施非常到位。

  第二天的9:20分,中国铝业向联交所申请股票整天停止交易;9:30分,联交所开盘时,几大国际投行人士都还没有听到风声。“因为如果消息泄露,投资者会抛售股票,以便在折扣价位低价买入。”一位投行人士介绍。

  9:32分,中国铝业发出公告称“公司拟讨论公司股票的配售”。给市场造成了出其不意。

  所以虽然当时有新加坡电讯和BP的增发和减持,但这次配售还是得到了市场的追捧。市场发生了抢购风——中国铝业配售在推出25分钟后即获足额认购。截止到6日晚,总认购倍数为4倍。

  1月7日,公司股票复盘。股票配售价格为1月5日收盘价6.15港元的8%折让,即5.658港元。一夜间,中国铝业成功融资31.12亿港元。是香港H股历史上规模最大、再次融资时间最短的配售。

  而且在当天香港联交所H股指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国铝业的股票的首日收市价较配售价5.658港元上升12.2%。

  新标准新考验

  前几年,国内大型国企纷纷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另一个隐秘的作用开始显现。这批被华尔街翻来覆去拷问过无数次的企业家,对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据摩根士丹利的一位销售人员讲,在香港,法国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经理周绮雯,是近几年在海外上市的大型国企的老总们都非常害怕的人士。因为她经常会对这些老总们直截了当地讲:“您的许诺如不能兑现,我就要到法庭上告你。”当即给这些大腕们一个“下马威”,也让这些国企的老总都意味到:做企业,不能随心所欲。

  而这些人在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经过磨练后,公司的管理、机制和运作也在情愿或不情愿地与国际标准接轨。而他们利用海外上市资源和国际资本平台,学习并适应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和游戏规则,锻造出的全球化思维方式、国际眼光、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

  此次选拔也将走民主路线、群众路线。其中重要的一条标准是“懂得国际化运作,懂得资本市场,有能够驾驭市场变化的能力的专业人士。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帆认为:“让这些真正懂工业、久经国际资本市场考验、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来从政,搞市场经济,是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关键的问题是,得需要懂经济的人来干。”

  本报记者 陈挺

  北京报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铝公司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