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职场 > 正文
 
为何需要富豪慈善家 厉以宁“第三次分配”解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30日 19:34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王闻 报道

  中国社会呼唤慈善家。国家新出台政策鼓励慈善家。为什么?

  对于中国来说,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第三次分配”理论或许可以成为认识这个问题的一把钥匙。

点击会看到更多的新闻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厉以宁在谈到这个理论的时候表示: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被称为第三次收入分配。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之后,社会协调与发展方面依旧会留下一个空白。不管留下的空白较大还是较小,都意味着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有一些工作去做。因此,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性就突出了。由于第三次分配是人们自觉自愿的一种捐赠,因此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它所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无法比拟的……

  显然,厉以宁在提出这个理论的同时,直指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一个尖锐问题:贫富差距的扩大。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调查数据,就全国而言,2002年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比199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最高的5%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20%,比199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而2002年,全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54,远远超过国际标准的0.4之安全指标。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面对这种境况,西方国家的情况显示,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扩大社会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美国贫富差距同样严重,但美国的富裕阶层的企业和个人,每年通过各类基金会做出的慈善公益捐助有67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通过第三次分配的财富,占到了美国GDP的9%。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的邓国胜副所长向本报记者举例说:“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贫困是滋生犯罪的土壤,如果一个企业经常要面对黑社会上门收保护费这样的情况,那么这个企业也很难获得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所以企业家进行慈善活动,消除社会贫富差距,客观上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措施。”

  著名慈善家沃伟东也认为,在当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有助于缩小两极分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慈善事业无疑是调节贫富差别的一个平衡器。所以说有必要向全社会倡导一系列的慈善理念。

  他还告诉记者,我们的慈善队伍还不够庞大,我们的慈善理念还远没有成为每个公民的内在道德要求。他说,倘若社会上的贤达、名流、歌星、影星等所有高收入者都能有“第三次分配”这样的收入分配观,都能把捐赠献爱心看成是先富起来者的一种应尽的责任,那么我们的慈善队伍会何等壮大,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又会何等地提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富豪慈善家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