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 袁宝的焦虑与冲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8日 18:55 瞭望东方周刊 | |||||||||
《了望东方周刊》记者卢波/北京报道 现代社会公民已经把报复、惩治侵犯自身利益行为的权利让渡给国家强制机关,因而个人就失去了私自雇佣暴力报复的权利。 为了一笔期货合同的损失,“商场奇才”袁宝违背了这个准则
“袁宝哪里会有30亿!”一位田姓民营企业家如是说。这位企业家曾经在北京市工商联的执委会上与建昊集团董事长袁宝有数面之缘。田说,企业家们有自己的“福布斯”排行,“我们不看车子,不看房子,当然更不看财务报表”。 直到事发被捕,袁宝的最终身份只是北京市工商联执委。按照工商联的“组织结构”,执委之上有常委、秘书长、副会长、会长;此外,更有代表工商界的北京市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田先生说,北京工商界惟一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文京先生,在用友软件涨到最高的时侯,按市值计算身家可达55亿,现在大概也就30亿吧,不能说绝对,但按常情推断,袁宝应该和他还差着几个数量级。 袁宝的致富之路 1992年,袁宝从北京市建设银行辞职下海,在京郊怀柔注册了建昊实业发展公司,注册资金20万元。通过购买黑小麦专利并出售麦种,半年后获利200万元。 这个200万元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后的真实数据。此后,建昊实业的资金链就开始充满传奇色彩。 1995年,建昊实业以510万元资金获得海尔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51%的股权。这中间的300万元差额,袁宝的说法是在上海炒股赚到的。由于企业连年亏损,收购条件相当宽松,对剩下的49%股权,袁宝和其他股东签了一个“股权回购合同”,承诺在一定的年限内按同样的价格买过来。这样,袁宝就取得了这家资产估价1000万的企业的全部产权。随即将它抵押给银行,贷到1000万,再用这1000万买到了一家资产评估为1900万的怀柔温阳制药厂51%的股份。然后,以温阳制药厂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所得资金除了偿还原来抵押海尔生的银行贷款之外,余额又用于购买另外一家企业的51%股份。以此类推,建昊实业一口气在怀柔收购了13家这样的企业。1996年秋,建昊集团将总部移至北京,其时,它账面上的资产总额已高达30个亿,负债率11%,拥有的子公司和下属企业达60多个。这就是袁宝30亿资产之说的出处。 1995年、1996年,正是宏观调控最紧的时期,中小国企效益下滑严重。建昊集团主动帮助地方国企重组,既让地方政府松了口气,又扩充了自身资产。乍看来,真是一个双赢的大好局面。惟一的一点缺憾在于,银行的贷款总是要还本付息的。如果建昊集团收罗旗下的资产不能创造适量的现金流,账面上就无法交待。在宏观调控和通货紧缩的五六年里,一些县办企业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是很难想像的。幸好建昊集团拿到的企业基本都在北京近郊,北京近年周边地价猛涨为它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 据曾经在建昊集团任职的一位人士透露,袁宝1996年开始高薪聘请专家替建昊把脉。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资本运营不是这个搞法,哪有民企替国企承担改革成本的道理。要么找一个主业,安心搞实业;要么效仿国外风险投资公司,以卖出去为目的收购企业。袁宝还算从善如流,在公司主业上,他下决心关掉大部分下属企业,一心一意效仿史玉柱,搞起了资金、技术都可以不密集的保健品。尽管建昊的“好心情驻颜口服液”在宣传上比不上“脑白金”天天上中央电视台那般的力度,但也在北京主要纸媒体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浪。 袁宝的另一手是买卖上市公司“壳”资源。建昊集团以1亿资金收购了比特科技60%的股权,1997年通过重组,引入生物制药概念,抬高估价后出手转让;业界估测,建昊集团这笔交易至少赚到5000万。但此后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上再难见到袁宝公开出现的身影,直到最近的雇凶杀人案带出了他投资期货的故事。 建昊集团的安全投资 作为来自外省、平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袁宝能在1989年毕业后得到北京建设银行的“铁饭碗”,证明了他的聪明干练和活动能力方面的天赋。知情人介绍说,袁宝报道当天,就被下派到郊区怀柔县支行信贷科锻炼。从此就没有调回北京,他在怀柔娶妻生子,养家糊口,过了三年寻常人的日子。我们不知道这段时间里,这位后来的“商场奇才”心中做何感想,也许他在某一天豁然开朗,在这个时代,仅仅靠个人的聪明干练往往无济于事。 袁宝能够博得亿万富翁的名头,说明他身上有一般民企小老板不可企及之处。1996年,袁宝拿出1000万现金,设置了“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建昊奖学金”。这件事后来被何建明先生写入其反映贫困大学生生活的著名报告文学《沉默是金》中,激情澎湃的文学家把这个奖学金的设立与希望工程相提并论。报告文学对袁宝做了如下描述:“当我看到他名下的建昊集团公司1996年度一年的营业收入26亿、利润5.4亿元的报表时,便确确实实相信了站在我面前的这位只有31岁的小伙子,真是中国当代几位巨富之一的风云人物。”这样一来,就算是以某种名义在袁宝的资信证明上作了背书。 但据建昊集团内部员工反映,袁宝经常挂在嘴边告诫大家要努力工作的一句话是“我们没有什么背景”。这样的表态是一种谦虚还是真正的危机感无从求证。能够知道的是,建昊在做完比特科技这一票后就再没有下文,而此时的中国股市正当风起云涌之际,不可想像袁宝会心甘情愿主动引退。 雇凶案成本分析 耶稣曾经称赞只有四个铜板的穷人把两个铜板给乞丐要比百万富翁给乞丐一袋金币还要伟大,西方人以此类推,认为不同地位的人应该有不同的行为准则。中国先贤也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袁宝这位38岁的亿万富翁却用自己的行为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按照常理,越成功的商人应该越尊重契约精神,现代社会公民把报复、惩治侵犯自身利益行为的权利让渡给国家强制机关,个人就失去了私自雇佣暴力报复的权利。为了一笔期货合同的损失,“商场奇才”袁宝违背了这个准则。 为了向现代企业靠拢,保证科学决策,袁宝曾经在建昊集团设立了专家委员会,公司章程规定所有立项、产品投资都必须事先经过这个委员会论证。记者费尽辛苦找到了专家委员会的一名成员,希望了解建昊在四川投资期货的论证决策过程。这位学者却告诉记者,专家委员会讨论的是生产口服液还是生产片剂,外包装蓝色还是绿色这样的具体问题,涉及大笔资金运用的资本运营从来不在这里讨论。 在四川投资期货受损最终是在雇凶谋杀案的案卷中曝光,袁宝甘冒风险选择雇佣杀手惩处合作人,惟一的解释是他认为通过法律途径无法解决。原因很简单,双方的资本运作都在暗中进行,诉诸法律就意味着将一切暴露在阳光下,冰雕雪筑的资产帝国承受不起这样代价。 袁宝从1994年起就购买了三九胃泰、蜀都大厦等公司上市前的法人股,1996年又购得比特科技的“壳”资源,在掘得资本市场上第一桶金的同时,也种下了原罪。法人股、“壳”资源这些紧俏资源的获取过程改变了他的行为方式。 从那以后,阳光就再也不能照进他的心灵。久而久之,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能够将一个谨慎的商人培养成蔑视法律的人。认为自己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和以为自己在法律保护之外的人,都会选择铤而走险的方式。这就是一个亿万富翁选择了与街头流氓同样的行为方式的原因。 前文提到的那位田先生认为,袁宝真正的悲剧在于他从原罪走向了真正的犯罪,而成功的商人是能够避免走上这条路的。这位在北京经商20多年的企业家指出,迅速翻番的资产需要有人来背书,袁宝当然也做过努力,但似乎不得要领。“否则,他不会这么焦虑,也不会那么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