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职场 > 正文
 
泰康人寿掌舵人陈东升:将幸福新生活进行到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4日 07:5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8年中,泰康人寿由梦想到现实并开始走向国际化

  ●泰康保险掌舵人·保险业内思想家·实干家

  ●陈东升很专注,他的眼里只有泰康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陈东升带领泰康独创“一”

  在为数众多的寿险公司中,泰康的风格有点与众不同———在分享时代发展赋予中国保险业特有的机遇过程中,总能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目标和口号,而这些口号每次被人细想来又恰恰是这个时代趋势最精确的特点概括。

  比如在中国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泰康立即不失时机地将白领定位为目标客户,提出“新生活”理念,这一定位的确立带动了泰康业绩的突飞猛进;再向前追溯,泰康在业内第一个提出“创新就是率先模仿”的理论,事实证明,这一理论是带动泰康甚至中国寿险业快速发展并向国际化大跨步的最重要特点之一。

  一直找不到泰康这些创新举动的根源,直到有机会和泰康人寿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占有了无数个“第一”的中国本土寿险企业的董事长陈东升面对面地交谈时———此人的风格和泰康有惊人的相似———心中的疑问方被解开。

  经历成就思想

  这些经历对他后来创办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感觉上陈东升后来办企业的很多思想均可以在他这段经历中找到根源

  不管竞争者们愿不愿意,也不管媒体们如何惊异,2003年陈东升的确以行动证明了他不仅是一个保险业内新锐的思想者、鼓动家,还是一个相当扎实的实干者。2003年,泰康分公司数量达到29家,寿险营销队伍发展到超过15万人,当年保费收入突破133亿元,较上年收入增长超过一倍,税前盈利超过一亿元。

  这些对于理论上尚处于大投入阶段的泰康人寿来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目前保险业大发展的环境下,这样的业绩意味着该公司巨大的现金流增长潜力和不可估量的融资潜力。陈东升和他的公司前景很是光明。

  陈东升,46岁,成长于被马克思、毛泽东思想深刻影响的时代。中学时代,他就为别人辅导马克思列宁主义,喜欢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成为青年黑格尔主义,如何走向社会主义,最后到共产主义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当这位从一个湖北小县城出来的中学生走进都市,在大学里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这时,陈东升开始真正接触和吸收西方各种各样在他认为有趣和有用的内容,在那个充满矛盾和希望的学习过程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和世界的差距。激荡、多彩的大学生活后,他进入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做研究,每天研究大量西方的最新动态,随着接触外界,追踪先进,“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国之愿随之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他的脑海中。这些经历对他后来创办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感觉上陈东升后来办企业的很多思想均可以在他的这段经历中找到根源。

  泰康梦想成真

  正是在日本,陈东升以其敏锐的眼光,产生了强烈的创办企业的冲动,并在心中埋下了创建人寿保险企业的梦想

  商业领袖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目光敏锐。从筹建至今12年时间,泰康实际上是中国金融改革的见证者。

  中国的人寿保险在停滞了几十年之后,于80年代开始恢复,虽然赶不上财产险的增长规模,但市场的极大潜力让人乐观,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开始关注寿险市场的发展,许多具有敏锐市场感觉的机构和人士业跃跃欲试。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成立。

  1990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陈东升,作为《管理世界》杂志的主要负责人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到日本访问。这是一次对发达国家大企业近距离的考察,一次对“泰康人寿”历史发生重大影响的旅行。陈东升漫步在东京新宿街头沉思日本的复兴与腾飞,日本人寿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输血功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在日本,陈东升以其敏锐的眼光,产生了强烈的创办企业的冲动,并在心中埋下了创建人寿保险企业的梦想。

  1992年5月,国家体改委下发《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自此定向募集从而建立股份公司真正可以成为现实。“成立股份制寿险公司”,这个想法让陈东升激动不已,在他的眼里,这两个文件的分量甚至可以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相提并论。当年,陈东升就怀揣着筹建人寿保险公司的计划四处奔波了。

  1996年,历经四年的批筹之旅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在北京保利大厦,一个新型的人寿保险公司终于从纸上翩然落地生根,并以“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全新理念进入21世纪的中国大众生活。

  专业化的成功

  创办企业这么多年,如果说陈东升还有点收获,那就是要做好一个企业,一定要专业化

  《国际金融报》:您看上去是一个爱好极其广泛的人,不仅做过媒体,还做过拍卖,现在做保险。但您目前对公司高度的专业化要求又特别看重,你是否认为个人爱好和办企业不同,企业必须专注一件事?

  陈东升:做一个形象的解释吧,一个人做一件事,和一个人做三件事,是不一样的,一个脑袋聪明的人做三件事情和一个脑袋一般的人做一件事情,也不一样。拿那个脑袋聪明的人做的三件事情中的一件事情和前面的那个脑袋一般的人做的一件事情一定比,肯定是比不过的。创办企业这么多年,如果说我还有点收获,那就是要做好一个企业,一定要专业化。比如说我做泰康,马上把拍卖忘掉。

  我们有一句话,稳健是本,创新是源。稳健不是保守,不是固步自封,是科学,核心是规避风险、规范经营,强调专业化,强调专业化的目的是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专注一项事情的时候,容易提高水平。最专业的企业就具备了成为所在行业NO.1的潜质,专业化再加上规范经营,企业就一定会成功。专业和规范这两个词是相辅相成的。

  《国际金融报》:中国保险业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因为相当多数的人都没有保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泰康却将寿险客户进行了细分,鲜明地将泰康客户定位在白领上,舍弃了一部分人群,这是否也源于您对专业化的理解?

  陈东升: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机器可以制造,物资可以重新配置,但是人的创造力是不可复制的。13亿人是宝贵的,为什么跨国公司都要来中国,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和成本优势。过去有个雁型理论,一只大雁往前飞,后面的跟着飞,比如日本劳动力成本发展起来了,他的制造业就往台湾转,台湾成本高了,就转到泰国,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转,但是这个“雁”转到中国就转不动了,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

  泰康2003年度保费过百亿。就像2003年年中国人均GDP过1000美元,用一句话概括这种变化,由温饱社会进入小康社会,汽车住房就会进入,新的消费三大支柱是什么呢,汽车、住房、人寿保险。我认为中国社会过去二十年,就是从初级工业社会,过渡到新兴工业化社会,以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完成从初级工业体系的传统社会到加入世界分工的新兴工业化社会的过渡。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改革开放基本上是以GDP增长为核心的,社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那么再用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基本目标是要全面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段时期的核心是把新兴工业化国家变成中等发达国家。这个革命性的变化的深刻性在于生活质量将成为人们追求的重点。也就是中国将不仅仅是纯粹GDP增长,中国将发展成一个经济、社会、人、自然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社会,将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经济增长和人们富有。

  中国正在从金字塔社会向橄榄型社会发展,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那么一个庞大的工薪白领阶层的崛起才是未来中国社会真正的主流,这个阶层追求品质,他们的喜怒哀乐将影响社会的取向,他们的消费将决定中国的经济。我们去年大面积推广家庭保障计划,就是专门针对这部分人群。

  《国际金融报》:保费收入多了其实也有压力。泰康2003年盈利了是否会加快上市的进程?

  陈东升:关于上市,我认为一个原则是不为上市而上市,当然上市肯定是要上的。上市也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上市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时机,当然我们还是有计划的,比如盈利10个亿的时候,上市的股票才会有好的收益。当然,从泰康现在的发展速度看,盈利达到10亿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创新需要人才

  过去陈东升提出“创新就是率先模仿”,但是泰康现在已经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一张保单保全家”是泰康独创的

  《国际金融报》:刚才您也提到创新是一个企业很重要的发展源动力,在很多人的眼中,泰康是一个“事事抢先”的公司,比如2003年非典期间贵公司的动作,和“一张保单保全家”的业务,您能不能再谈谈您对创新的理解?

  陈东升:在非典期间,泰康表现非常优异,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社会责任意识,都走在了前面,非典考验了我们的危机处理机制,面对危机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检验和锻炼。2003年我们几乎没有做宣传,但还是很亮丽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收获很大,保费突破了133亿元,过百亿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泰康进入中大型保险公司行列。

  人寿保险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们除了物质追求,除了衣食住行之外,还应该有安全保障。我们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住房、汽车、人寿保险这“新三大件”时代。泰康的五大定位、客户定位、工薪白领阶层、产品定位、一张保单保全家,完全是泰康的自主创新,不完全是模仿。过去我提出“创新就是率先模仿”,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一张保单保全家”是我们独创的。

  我们的家庭保障计划,销售非常成功。去年开始创新,然后推广销售,到现在已经占到我们个人险保费收入的30%。大概全国有近30万个家庭投保。一张保单保全家是我们到任何地方打广告的宣传口号。我们的定位、品牌、销售特色、产品特色非常清楚地和其他寿险公司分开了。我们选择的是差异化的经营方式,不做同质化的竞争。

  《国际金融报》:你如何看待保险业竞争中的人才问题,以及中国独缺的企业家群体,保险业中是否也需要大量充实顶尖的CEO?

  陈东升:今天在中国的保险业非常大程度地依赖于人,你用了好的干部,你就可以成就一片天下,用了一个不适当的人,扭转起来就很困难,跨国公司也一样。用人是最根本的,虽然健全的制度非常关键,但用对一个人就活了一片天。

  人才问题要注意处理好执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问题,尤其是执行力。抓住核心骨干,并且要正确看待人才流动。

  中国历史五千年,有国家就有政治家,有历史家哲学家文学家。但是真正的企业是从大工业革命开始起来的,有了企业才有企业家,工业革命有两百年历史,企业家历史只有一百多年,中国企业家的历史就更短了。

  1992年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两个文件非常值得纪念,具有划时代意义。没有这两个文件,就不会有中国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而在此之前只有个体户和国有企业,没有社会集资的概念,这两个法律文件奠定了中国现代企业蓬勃发展的法律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1992年是个分水岭。《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中国应该把它载入史册。没有股份制,没有混合经济。就不会有“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提法。

  中国企业家出现的时间很短。这个阶层正在成长。美国基本上是2000个人在控制,500个参议员,450个众议员,50个州长,500家大企业的CEO。还有总统啊,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等。我认为,中国现在需要培养造就一个顶级的CEO、CFO阶层。这一批人直接面向市场,中国至少需要500个CEO。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3月24日第八版)

  国际金融报记者 赵冰 徐辉 发自北京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陈东升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