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变成“鸡肋” “准高级”人才求职遇尴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 10:10 人民网-市场报 | ||
薛亚芳 在日前举办的几场高级人才招聘会上,笔者意外发现:高学历成了鸡肋,“洋”背景变为羁绊。是市场太苛刻,还是人才太心急?笔者进行了一番求证。 值多少市场说了算 “高级人才暨研究生、留学生(管理类)面洽会”日前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三楼进行。笔者在入口处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随机调查后发现,80%的进场者持有2004年应届毕业研究生或“海归通行证”。 据该场招聘会的策划者、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招聘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场招聘会锁定的目标为市场上的高级人才,研究生和留学生,自然也该属于它的范畴。 然而这样的定位却受到了现场不少用人单位的质疑。“来了很多研究生,还有一些‘海归’,大多数开口就应聘公司副总经理,口气未免也太大了,他们知不知道副总经理是干什么的呀!”“不少学生(研究生和“小海归”)本身素质的确不错,但可惜没有一点点实践经验,如何让人放心地把这么关键的岗位交给他呢?” “‘唯学历’早已成为过去,虽然招聘会上来了不少研究生,还有“海归”,但能否招到合适的人,我还不敢说。”宁夏中宁早康枸杞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如是说。 看来,人才值多少,高级不高级,还真得由市场说了算。 进退两难的尴尬 对“准”高级人才们来说,无论是对自身定位的调整,还是对人才市场的预期,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多少显得有些进退两难。 花旗银行是这场招聘会上委托主办方进行招聘的知名企业之一。一位女孩想应聘银行信贷分析员职位(这个职位对学历的要求是本科),只开价3000-4000元。负责接待她的是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的一名猎头顾问,她拨弄着面前的一大叠简历说,上午收到的简历中绝大多数是研究生,还有些是“海归”。总体来说这些学生的素质都不错,且其中相当部分人的自我评价已经趋于中肯,对薪水的期望也归于理性,报出的价位跟市场价相差不大。但却很难说能入围花旗的职位,因为花旗这次要招的三个中层职位更偏向于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行内人。 而宁夏中宁早康枸杞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则有不同看法,他觉得不少研究生的心理定位还是有问题。刘总坦言,他接待了几个研究生,开口就是“低于3000块不干”,听到说试用期只给1500元时,都立马走人了。刘总也不觉得可惜,“要真是我们需要的人才,3000元不是问题。但也不必非要研究生,真的能干,中专大专也可以。” 看来,要调整定位、放低门槛、压低身价的道理好懂,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行走在靠能力、业绩说话的市场中,“准高级”人才还真有些进退两难。 经验和能力最重要 企业对高级人才各有各的理解。但其中往往少不了两条:经验和能力。这些当然是“准高级”人才们的软肋。究竟是“才市”太苛刻,还是人才太心急? 笔者在现场碰到好几位研究生,他们都是奔着“研究生专场”的字眼来的,可在当天的“才市”上都没有找到与自己所学对口的岗位,应聘其他专业的职位又常常被婉言谢绝,让他们很失望。 上海金鑫(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早年留学回国的王先生坦言道:既然是研究生,或者是“海归”,那么我们对他的期望自然也会高一些。可希望越大,失望往往也越大。 “才市”有些苛刻,高学历者和“海归”也有些心急。宁夏中宁早康枸杞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深有感触,去年招了两位研究生,工作表现还不错,但有了一点点成绩就马上提出各种要求;刚刚予以满足,新的要求马上又跟着来。“企业给予的总是赶不上他们欲望的膨胀”,最后这两人一年不到都走人了。刘总认为,“准”人才心态有些浮躁,这使得他们变为“真”人才的过程更加崎岖,同时也使得他们在用人单位眼中的“信誉”打了折扣。 研究生和“海归”数量的激增、“唯学历”时代的远去和心态的非理性都是“准高级”在人才市场遭遇尴尬的原因所在。这不仅仅是人才本身必须反省的问题,也是市场和社会需要面对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