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王均瑶英才早逝 > 正文
 

“另类浙商”王均瑶有没有“传染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 13:51 IT经理世界

  叶丽雅/文

  喜欢交际、擅长沟通的王均瑶有了新角色——上海浙江商会会长。在新的上海滩,他和浙商这个务实低调的群体,谁变得更快,谁更能改变谁?2003年11月29日,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二楼大宴会厅里觥筹交错,刚刚走马上任的上海浙江商会会长王均瑶端着盛满红酒的杯子穿梭在各桌之间,游刃有余地与每一位到场的客人纵情谈笑着。气氛被王均瑶渲染得
很是热烈,一位“喝出了状态”的民营企业家开起了玩笑:“王会长今天简直就是新郎官儿,到处给各位敬酒啊!”王均瑶则拍拍他的肩膀,“狡猾”地笑道:“哪里哪里,关键是大家要喝好聊好,可别让我当焦点啊!”

  顺着王均瑶酒杯滑过的弧线看去,刚才还静坐着倾听新一届上海浙江商会发展思路的各位老板们,现在都在和相熟的朋友或商业伙伴推杯换盏,谈天说地;边上甚至还有两人在庆祝彼此刚刚谈成了一笔生意。

  这是新一任上海浙江商会会长履新之后的首次大聚会,是王均瑶策划的浙商沙龙活动的一场序幕。近250位在上海投资的浙江商人的盛装出席和绝对热烈的气氛,显然让王均瑶宽心不已。

  最后一个客人告辞之后,望着沉寂下来的会场,王均瑶的脸上浮现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被认为“擅长炒作”的王均瑶在很多人眼里算作是“另类浙商”,如今当选上海浙江商会会长,也许代表着一种久违的来自同乡商界的认同感。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最擅长“感染别人”的王均瑶的开放性格和另类经营思想,会不会从此在浙江商人圈子中具备了“传染性”?

  打动别人

  浙商沙龙开始前半小时,宴会大厅刚刚准备完毕。结束了会长办公会议的王均瑶,看到会场上会议召集人的席位被排到了右边,当即就要求重新调整位置,把召集人调到左边,其坚定的命令让工作人员们没有办法反驳。虽然所有的工作人员心里觉得“放在右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又都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按要求开始重新布置。

  王均瑶在自己的领地中,有着与大部分浙江民营企业家一样的绝对权威和不容置疑的地位,这种被戏称为“军阀”的风格体现着浙江商人身上标准的自信和坚决。但是在其他时候,特别是在面对“外人”的时候,他更习惯通过“感性”的方法来“打动”对方。实际上,“打动”是王均瑶最喜欢用的一个词,甚至在给记者讲述发家历史的时候,他一直强调,自己的每一个成功都是因为“打动”了别人。

  “就像当初包机,你一个个体户,突然跑进领导办公室说:‘我要包机。’人家肯定把你踢出去。一定得从细节入手,去打动他们,这样才有机会。”不论是否有人问起,王均瑶总是爱跟别人提起他12年前初次扣开民航大门,成功承包了长沙到温州航线的轰动事儿。

  现在,他已经记不得为了这项申请,总共跑了多少部门,敲了几个印章。毕竟1991年的时候,在中国见过飞机的人都不多,买机票还需要县团级以上政府部门的介绍信才可以。而那一年王均瑶才24岁。

  当年王均瑶给湖南省民航局递交意向书的时候,附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这一方面表示,我是有诚意扎扎实实做票务的,同时也是用市场调查的结果给自己壮胆。”王均瑶笑着说道。他的谈判对象是政府官员,除了法律的顾忌之外还有实务操作方面的考虑,做印刷品销售出身的王均瑶似乎也特别擅长揣测对手的心理,“首先要让他们放心。我的风格是买你的货,货没到没关系,我可以先付钱,所有的风险我来承担。如果还怕华东区民航局有什么问题,我帮你们跑!”由于当时不管票最终卖出去多少,对湖南省民航局来说钱都能够到手,所有的麻烦全都由王均瑶一力承担,民航局的领导们果然被“打动了”,签了单子,把全国第一笔票务承销给了王均瑶。

  王均瑶这么评价他谈成第一笔航空业务的那一天:“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我的个人形象、人生道路都改变了!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那一天,作为一名演员,我面试合格,被允许登上舞台。”王均瑶的这一出戏非常成功,尤其是围绕这件事的媒体报道,更让他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赫赫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此以后,不管有意无意,王均瑶此后的生意总是那么吸引媒体的目光,谋事与谋势总是交织在一起。

  王均瑶善于沟通、喜欢交际的性格一半是天生的,另一半似乎来自于靠“打动别人”获得机会的发家经历。这种性格不光体现在生意场上,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善于表达自己,包装自己,“打动别人”的高手。这甚至让其成为了媒体眼里“最开放的浙商”。有人笑言:“王均瑶见着记者就来精神。”

  不过,这可与习惯“少说话多赚钱”的传统浙江商人有些格格不入。实际上,过去很多浙商私下都说王均瑶的企业“外强中干”——“就知道搞宣传!”对此王均瑶似乎并不在意,反而曾经多次宣讲过这样的理论:善于打动别人,才是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

  其实,让王均瑶成为了浙江商人中“另类”的,还是他的性格。当浙江商人们都在靠制造业赚钱的时候,王均瑶是第一个搞服务业的人,其机票代理业务占了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集团下属的乳业板块最近3年受到光明、伊利、蒙牛等冲击逐渐萎缩到年销售额5亿元,仅占到均瑶集团销售收入的1/7,人们都觉得王均瑶的乳业板块该出手了。虽然也承认自己花在乳业上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他却丝毫没有甩卖的意图。

  有人估计,这个乳业板块已经顺利地进入了上市辅导阶段,王均瑶显然是希望乳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上为集团作贡献。实际上,在温州商人中,王均瑶对资本市场要比其他人更有感觉的一些。

  王均瑶自己的解释也很有意思:“我保留乳业,更多的还是为了加强集团在消费者心里的印象。”均瑶牛奶似乎是一个门户和窗口,而在王均瑶眼里,它的存在可以增强均瑶集团整体的“说服力”。

  王均瑶坚信生意做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地靠价格大于成本这种简单的公式就可以做成的,而要把生意做大,寻找可以进行跳跃的捷径才是最有效的办法。“不要忘了我们的总部早就搬到上海了,在这个大城市,当然就要有大视野。”王均瑶意味深长地说道。

  虽然王均瑶对均瑶集团在战略上的“包装”还没有看出实际的效果,但是其在战术层面的包装能力却当真让传统的浙江商人们啧啧称赞了一番。1999年12月,王均瑶决定把集团总部从温州“迁都”上海,之后很久都没有大的动作,在上海滩不温不火地过了3年。直到2002年,王均瑶突然出手3.5亿元(外加2亿元装修费)从上海市政府直属的上海久事公司手中收购了位于徐家汇的一幢32层高、总面积8万平米商务大厦。王均瑶当时出手很快,有谋定后动、速战速决的意思。7月看中,8月谈判,9月签意向书,10月签约,11月所有手续都办妥。

  买下这幢楼之后,均瑶集团开始给写字楼重新定位,特别聘请了加拿大WZMH建筑设计事务所、香港戴德梁行、美国高纬物业等国际著名品牌公司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2003年2月,经过严格谨慎的策划,“上海均瑶国际广场”命名仪式在金茂君悦酒店举行。那场盛会被商会和业内的朋友誉为“规格极高”,而对写字楼“云山雾罩”的定位——徐家汇标志性“甲级5A智能写字楼”也似乎非常有效,其楼价在命名仪式之后暴涨了近一倍,未经考证的说法是这事还顺带拉动徐家汇地区的烂尾楼价格全线上浮15%左右。

  不管怎么说,王均瑶靠一个楼盘一年多的时间竟然赚到了7亿多元的利润,并且顺带搞得“外地来的”均瑶集团在上海名声鹊起。虚实之间,名利双收,王均瑶此时不知打动了谁,找到了怎样的“捷径”。

  均瑶“新政”

  在一贯以低调、务实而著称的浙商之中,高调、擅长社交的王均瑶算是浙商中的一个另类。抛开性格差异不说,由于王均瑶的航空票务、旅游等都属服务业,他的商业运作模式和大家不尽相同,周边的企业家们对均瑶集团的底细一直就不是很明白。只有在上海的房地产投资才让人切实地看到均瑶集团资金的流入与流出。而王均瑶长期以来与政府打的交道远比与浙江企业之间的交往多,并且他又是在外地经商投资,家乡人看不到他的业务,自然把他归为异类。

  不过,王均瑶在当选上海浙江商会会长一职之后,有了让更多人了解他的经营管理能力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浙江民营企业这个实力强大同时也非常讲究“信任”的圈子中,商会的职务的确对王均瑶大有好处,当然,这种好处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商会的常务副会长中有的资格比我老,有的钱比我多,有的企业比我的大,凭什么让这些人聚到一块,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身为均瑶集团的创始人,王均瑶在集团内部可谓一呼百应,有着绝对的号召力。然而,面对着一群和他平起平坐的,甚至比他更有实力的企业领袖,对他的交际能力显然是一次新的考验。

  在上任后组织的一次活动中,王均瑶在酒席上大谈自己对商会职务的看法:“我认为当会长首先是服务,必须付出、奉献。”在充分表示了自己“不怕牺牲”的精神之后,王均瑶顺道还向坐在他周遭的企业家介绍自己上任以来不断拜访兄弟企业的状况与心得以及任期3年内的规划。

  上任伊始,王均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扬“商会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平台,树立统一的形象”。王均瑶一贯重视企业在公众眼中的形象与地位,他领导下的商会自然就把树立统一的形象放在第一位。

  为此,上海浙江商会花钱设计了全新的欧式logo,并计划每两个月就组织一场浙商沙龙活动。对于这个沙龙,王均瑶心里盘算更多的是,如何为在沪的浙商群体打造一个更加活跃、高级的形象。毕竟这批在沪浙商的总注册资本已经超过600亿元的规模,而实际投资还要比这个数据高出一到两倍。

  “以后每次沙龙都要在上海市的5星级酒店举行。”王均瑶说,“这并不是炫耀财富,而是为了显示浙商是一个有地位、有品味的群体。”为此,他还特地牵头设立了公益基金,倡导会员单位参与社会上的慈善募捐,让浙江富豪们向国际富豪的行为方式看齐。

  王均瑶还有另外一个新举措,那就是参加商会活动的企业家们发现,大宴会厅里大约有半数的桌上,都有一位记者旁听。

  1999年就到上海来置地定居的王均瑶非常熟悉这些公关的重要性,对这些公关活动也有着天然的偏好。今天,他就是要用这些浙江商人们不太熟悉的技巧来为商会会员们营造机会,并且改变浙江商人“封闭”的形象。实际上,在王均瑶的倡导下,这次浙商财富沙龙就耗费了10多万元的资金,甚至特别聘请了曾为APEC会议主持会务的公关公司来策划整个沙龙活动。如果说王均瑶由于不被了解而一度成为了浙江商人中的非主流,那么显然,他担任商会会长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信息开放”,让浙商这个群体在整个中国主动地走进“主流社会”。

  思维进化

  浙江的企业家大都有勤俭刻苦而又坚忍朴实的气质,但是也有着交际甚至生意圈子封闭的习惯。这种习惯有利于他们初期的创业,减少了很多交易成本,但是当他们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时候,自然就成为了一种阻碍。

  对上海浙江商会的这个企业家群体来说,当初他们从浙江迁到上海,每个人都有不小的野心,希望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城市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商机,王均瑶对此当然非常明了。“但是上海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更大的市场而已。”王均瑶极富煽动性说道,“上海已经有了40多家跨国公司的亚洲总部,还有那么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国优秀企业,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大开眼界的机会啊!”

  王均瑶策划的第二次沙龙将在2004年年初举行。“届时,商会将出面邀请10位世界500强企业的CEO过来和我们交流管理经验,谈谈生意经。”私人关系面颇广的王均瑶透露了这个设想。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曾担心自己的实力不够和500强对话,“但是浙商团体却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群体,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许,王均瑶也希望利用代表浙商群体这样的机会,发动一场自己也向往已久的“洗脑”运动呢。

  凭借均瑶集团借以发家的服务行业的特性,这位爱看时尚杂志,喜欢和政府、企业家、媒体等各种不同群落的人聊天来碰撞思想火花的年轻会长正试图给他的伙伴们带去一种新的思路。这也许不是专注于传统制造业的浙商们突破旧有的经济圈,实现突破的最好办法,但是去接触新群体,体验新的管理经验,却可能是在大上海闯世界的浙商群体愿意去尝试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均瑶利用上海浙江商会会长的“职务之便”开始广为传播的“开放基因”,本身恐怕谈不上有多大的“传染能力”。但是这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媒介,从而促进浙商群体开始一次“思维的进化”。

  王均瑶创业史

  1967年出生于温州市。

  1983年辍学经商。

  1991年7月开辟温州—长沙首条私人包机航线。

  1992年8月成立国内首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

  1994年6月创办温州均瑶乳品公司,均瑶乳业开始起步。

  1995年5月创建温州均瑶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化经营格局形成。

  1998年2月温州均瑶宾馆建成运行,集团开始向产业多元化发展。

  1998年10月以68万元/辆的高价拍下百辆温州出租车经营权。

  1999年12月均瑶集团总部移师上海。

  2002年3月以18%的股份入股东方航空武汉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投资国家民航主业的民营企业。

  2002年10月收购上海“金汇大厦”,命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广场”。

  2003年3月王均瑶被推选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

  均瑶集团的业务主要由两大板块四个行业组成。第一板块为均瑶集团传统的代理客户包机旅游等航空服务业务和乳业两个行业;第二板块主要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项目投资业务,包括置业和参股武航两大行业。1998年投入的温州出租车经营权、汽车销售已经逐步被剥离,集团下属的乳业板块也顺利地进入了上市辅导期。

  目前,均瑶集团资产25亿元,集团年销售额为35亿元,其中乳业占据大约15%,宾馆、旅游、航空物流和航空票务占据剩余的85%。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王均瑶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