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钮文新
吴敬琏籍贯江苏南京。1930年生人。
中国民间俗言认为,像“73”、“84”这样的年龄,对于人生来说都是意义非常的,一般不敢“轻举妄动”,但吴敬琏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作出抉择:将自己经济改革的研究进一
步向法治领域拓展。
吴敬琏50多岁开始学英文,其执着与坚韧已是令人钦佩;而今天转向经济法研究,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吴一直倡导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反对权贵资本主义。但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立法的人大都不懂经济,搞经济的很多人不懂法理。这是中国的现实。于是,他和中国著名的法学家江平联手,开始了对中国改革中的经济立法问题的研究。
吴敬琏近年来一直强调发展民营经济的问题,认为中国潜在的GDP增长的能力非常大,如果通过制度变革把民营经济拉动起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远不止7%——但前提是制度变革,这是拉动民间投资的关键。实际上,2002年,中国民营经济在总体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国有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吴敬琏成为《财经时报》2003年3月“两会”报道中的重点人物。他从解释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预测不准”现象入手,指出“近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诸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改革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吴敬琏的经济研究除了追求严谨,便是尽可能的通俗,尤其注重对于历史的研究,把一件事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清楚,由此对很多问题及未来发展提出敏锐的判断。这是时下国内很多经济学家的“软肋”。
2003年春天,一次《财经时报》做了一篇创业板问题的报道,正好与当天股市下跌出现巧合。市场上有人骂,记者专门采访了吴敬琏。近几年,有关他支持设立创业板的论述时常见诸报端。面对种种对创业板的质疑,吴敬琏再度重申了“支持创业板尽早设立”的立场。接着他强调:“不要光采访我,要把市场上的声音汇总一下,把同意的和反对的声音都发表出来,让人们全面认识这个问题。”
在他的启发下,《财经时报》做了“赞同反对交锋两会内外设立创业板再成焦点”一组报道,其中集纳了吴敬琏、厉以宁、董辅、萧灼基、成思危、林毅夫等多名经济学家不同的观点和分析,一时间,有关创业板的讨论达到“白热化”。
吴敬琏在2003年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还有一个历史性的印记。
6月,正是中国抗击SARS疫情的斗争进行到关键性时刻,他与另一位新闻人物——向公众直言疫情真相的医生蒋彦永之间有一次对话。两位老人以一己之力推动了疫情信息的公开和政府施政方式的进步。这篇报道刊登在6月7日出版的《财经时报》第一版。
□简历
吴敬琏1930年生于南京市。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
1986-1987年,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办公室副主任;1984-198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1990年,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评议会委员;2001-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主编,《比较》杂志主编,《中国改革》杂志名誉总编辑。
主要研究领域: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