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小彩
2003年盛夏的7月末,在北京召开的“社会信用体系座谈会”十分引人注目,其间,大家的目光集中到吴晓灵身上。
进入2003年以来,有关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已越来越突出,房贷、车贷以及
很多金融创新都遇到了信用问题“瓶颈”。保险公司甚至因为缺乏信用体系的支持,无法把握汽车保险的风险,集体撤离了汽车保险市场。
另一方面,信用体系建设又好像走进一条“死胡同”——很多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在试图按照自己的设想搞自己的试点,几乎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其中,央行已建成的信贷登记系统,拥有信用市场所需信息的90%,而银行又是信用产品的最大用户,因此,国内的民间信用公司非常担心由央行牵头成立公司,最终垄断信用市场。
在这种有些困惑甚至压抑的背景下,座谈会召开了。
民营信用公司纷纷“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言辞之直截了当令在场者震惊;他们对政府部门近年来“不断听取市场意见”的态度也表示认可,但直言“巨大的经营压力让我们10年透不过气来”;有的直指由于政府的“垄断基因”,“越位直接参与组建信用公司”。
吴晓灵是央行副行长,也是研究员,一派学者的儒雅谦和,此时称其“一言九鼎”并不过分。她从学术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信用市场现状的确是“信息垄断,条块分割”。针对很多批评声音,她强调:“人民银行建立信贷登记系统并不意味着要垄断,而是希望在此基础上由第三方建立信贷征信系统,希望建立独立于人民银行的第三方的股份化的公司。我们手上的信息只是数据源。”
她的讲话让民营信用公司比较明确地了解了央行的动向。采访这次会议的本报记者张小彩追问吴晓灵:“是否会建立类似银联的股份制信用公司?”吴回答:“现在不知道,还在研究探讨。”但她也毫不回避银行信贷征信建设的重要地位,认为这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
2003年8月2日,《财经时报》刊出了吴晓灵的署名文章,标题是“通过立法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记者关于这次会议的报道一并刊出。
如在这次会上的印象一样,在很多人眼中,很少觉得吴晓灵是一位官员。在很多改革话题的研讨会上,她经常发表重要观点。吴晓灵还出版过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专著。
在当今国务院的29个组成部门中,有14位正副女部长。吴晓灵身在其中。吴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任前,做过央行金融研究局局长;人民银行成立几大地区行后,到上海分行做行长;她还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局长。从阅历看,对中国金融改革的研究以及国际金融规范运行的机制,包括资本市场运行的问题都非常熟悉。
2003年春节后,记者在香山举行的一次金融研讨会上见到吴晓灵,聊起关于金融监管的手段问题,谈到她到上海后首创的贷款监控系统。这个系统得到央行首肯,现已扩展到全国,其表面是一个技术环节,实际上对金融监管、制定货币政策都有重要意义。
周小川上任央行行长后,吴晓灵的工作做出调整,从主管研究到现在主管货币政策。不少专家评价,今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对于经济的调控更加市场化、规范化,政策意图更加清晰,这是金融发展历史上没有过的。
□简历
吴晓灵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1985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任《金融时报》社副总编辑;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司副司长;1994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1995年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1998年4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1998年11月,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2000年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000年6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2001年4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