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小彩
李扬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还领导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金融研究所。李扬告诉《财经时报》,他的研究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债券市场的研究。在他看来,要发展中国的债券市场,必须解决诸多体制方面的问题。
他认为,要发展债券市场,首先要增加品种。中国目前只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很少的企业债。仔细分析起来,中国的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也是以国家信用为背景的,因此,严格说来,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
中国的债券市场还被“五马分尸”,一个部门分管一类机构发债的审批,公司债背后其实是大量的机构协调问题和大量的体制改革问题。这种体制性问题还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企业只有贷不到款、发不了股票才考虑发债。
在中国发债,表面看是经济问题,实际是体制问题。要把公司债做成真正的公司债,使之成为一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金融工具,必须解决体制性问题。如果体制问题不能解决,公司债还应缓行。
李扬还认为,发展债券市场还必须发展衍生品,因为没有衍生品,债券市场投资者很难规避利率风险。近年来,利率处在不断走低的时期,因此,债券投资者能够很容易赚钱,如果利率走势反转,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2003年9月,存款准备金利率上调一个百分点,市场利率从2.2%以下最高达到4%多,过去很多的债券投资都将面临亏损。之前,专家已警告投资者注意债券投资的风险,但事实上,并没有规避利率风险的机制。因此,要尽快发展衍生产品。
李扬说,发展债券市场以利率市场化为前提,同时,也要推动利率市场化。目前我们正处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一些利率是市场化的,例如货币市场,回购、现券买卖、贴现、转贴现利率是市场化的,但也有一些利率是管制的,比如票据再贴现利率、存贷款利率。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套来套去,并没有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而且给出了一个虚幻的数据影响央行决策,因此要加快利率市场化。从国际经验看,只靠银行自己实现利率市场化是不行的,还是要靠市场,靠债券与银行竞争。
□简历
李扬,1951年9月出生,安徽淮南人。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
主要著述: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论文“中国城市土地使用与管理”获199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其他代表作还有《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金融全球化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