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涛
“职业砍价人”的出现,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可以维护一部分消费者的利益。然而,如果从更深层次看,在“职业砍价人”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出现的背后,潜藏着的是诚信缺失的社会危机。社会诚信被“职业砍价人”撞了一下腰。
一件衬衣,商家要价高达90元,最后35元就可以成交。55元的水分空间,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上下浮动范围,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价格欺诈和暴利行为。而在消费者“不懂行情”、这个价格又缺乏审查监督的情况下,种种违背诚信原则的价格欺诈行为便会不断发生。
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打折和砍价已经成为商家促销的惯用手法。空间“无限广阔”的砍价和打折范围,无时无刻都在诱导和刺激着公众的消费热情;同时,也正是这种长期的诱导和刺激,在无形中促成了一个怪圈和危机:消费者对所有的商品价格都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价格不砍下一块便觉得会挨人宰。
由此可见:一方面,商家为“迎合”和吊起消费者的胃口,不得不在价格定位上虚置了一个让公众“想像力丰富”的砍价空间,另一方面,消费者时时刻刻害怕吃亏上当,在买东西时,狠命地往下砍价。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之下,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互不信任的致命关系和信用危机。而正是在此条件下,“职业砍价人”便适时而出、粉墨登场。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社会主体的信用缺失必将造成市场经济的恶性发展。随处可见的伪劣产品和防不胜防的商业、价格欺诈,不仅严重干扰着市场秩序,而且已经极大地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职业砍价人”的出现,说明社会诚信已经成了一种稀缺性资源,对此不可等闲视之。
信用是商业交易的前提,是社会伦理的基本要求。因此,亟须建立起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依此来解决当前社会出现的信用缺失问题,从而使混乱的市场秩序变得有序、理性。到那时候,“职业砍价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空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