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有感触的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付出了很多,但是得到的很少,要求的也很少,因而更应该为9亿农民说话
韩俊的人生,到目前为止,从没离开过一个“农字”;生长于农村,谈中学的是农业经济,所从事过的所有工作都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关。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个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使命的本土经济学者群体逐渐成长并日益活跃在中国政治经济舞台。他们由衷热爱中国最为广大的劳动群体,高度关注令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并且以深入调研、实事求是、尊重国情的风格对农村改革大政方针的关键性决策起到深远影响。
在他们当中,韩俊显得有些年轻。但他以务实、稳健的作风,对代表“三农”领域趋势性问题敏锐有效的关注和判断崭露头角。
韩俊及其师友常常讨论和思考与“三农”领域最深层矛盾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何把农民的负担减下来,让农民休养生息;如何在人口和资源关系高度紧张的条件下,跳出农村解决农民问题,为农民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如何合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如何有效增加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他们相信,农村的现代化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1983年,还在学生时代韩俊就开始持续关注和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现代化关系的问题。在稍后几年的研究报告中他提出要通过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农村问题,主张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诸种制度束缚,呼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要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不能够遍地开花发展小城镇。这就跳出了就农业谈农业的传统框架,不仅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冲击力,而且到现在来看仍然很有价值。
1992年,股份合作制在农村悄然兴起。韩俊认识到这有可能是在集体所有制之后彻底明确农村产权的一个重要的过渡形式。他几乎跑遍全国股份合作制发展得较好的地区,通过基层调研掌握了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很快作出了全景式的研究和分析,这最终成为基层政府开展试点的重要参考。
1994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来不及成为方兴未艾的潮流,韩俊就已经提出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就是在流通领域、加工领域能发育出农民的专业化合作组织,要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这一观点至今仍得到广泛认同。
在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同时,韩俊还注意到,农民的土地权利稳定与否是决定农村稳定与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多年呼吁“土地定权”,要求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他坚持认为,尊重国情与政策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前提。
一种曾经引起很大反响的观点认为,中国农业的第二个飞跃就是集体经济和规模经营。大量集中农民土地搞农业规模经营因而一度成为热门话题。韩俊通过调研则提出质疑,指出中国农业的第二个飞跃绝对不能归结为简单的土地的规模经营,更不是要搞传统的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土地搞规模经营其实就是侵犯农民的土地权利,极有可能动摇中国农村赖以维持稳定的制度基础。他认为从中国的资源禀赋来看,无法推广国外的大规模农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不是土地的规模经营,而应当是产业的规模经营,即每家每户的土地规模虽然很小,但是却可以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按品种形成经营的规模。事后证明这些报告最终对扭转决策层的认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韩俊积极维护这样的理念:首先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只有稳定才能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有序土地转让制度;只有先“动人”,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够促进土地流动。这些认识目前构成了中国农村基本土地政策的重要内容。
2001年,韩俊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担任农村部部长一职,并在此完成了从学者向准官员,从理论研究向政策研究的转变。这不仅需要对“三农”领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都具备深刻的认识,还需要不断对各种新现象、新趋势保持密切关注,以便领导团队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政策咨询,尤其是要揭示官方统计数据背后所掩盖的真实情况。
韩俊多次带队深入农村进行调研,直接向农民了解情况。他们提出大量政策建议,如取消农业特产税、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均获采纳,从而巩固了其作为决策层了解“三农”现状重要渠道的地位。
政策毕竟不同于理论。事关国计民生,任何一个小小的偏差都有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韩俊十分强调尊重事实、准确判断,强调研究问题不能带有任何成见。韩俊也了解,由于改革涉及到大量利益相关者,需要尽可能控制风险,尽可能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因此他十分谨慎。但是,过于强调“可操作性”,有时候反而可能会偏向保守中庸的立场。
他既强调要维护农民土地权利,却又对给予农民完全彻底的产权顾虑重重,这种不彻底的产权最终却往往成为不少农民灾难的根源。韩俊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不断拉大城乡差距,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他显然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必须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但是,他也承认,就客观的结果而言,没有农民的巨大牺牲,中国经济发展就难有目前的局面。对此,不少学者持有十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牺牲农民的利益,建立在保护农民土地产权、进行等价交换基础上的欧美城市化过程便是如此。
但是,谁又能肯定他的思路完全不会在维持稳定局面的前提下,沿着现有的道路走得稍许远一些呢?
韩俊的家乡是山东省高青县一个到处是盐碱地、需要吃返销粮的偏僻农村,老乡淳朴敦厚。生于上世纪60年代,饥饿和贫困的童年记忆让他刻骨铭心。每一提起曾经凑不齐5元钱学费的历史,年迈的父母至今仍热泪纵横。韩俊对此始终深有感触的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付出了很多,但是得到的很少,要求的也很少,因而更应该为9亿农民说话。
韩俊从小聪明刻苦,记忆力过人,是村中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他原本一心早日离开农村,不料最终却与农村结下不解之缘。韩俊十分注意向优秀者学习,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学者,却始终保持对西方经验的关注。他任劳任怨地完成每一件工作,不计较利益得失。
目前,生活在北京的韩俊有一个美满家庭,工作之余也为买菜做饭、找保姆这样的家务琐事发愁。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更加清楚地了解普通人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
简历
韩俊
1963年生于山东高青县。1983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1989年获得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原国务院农研中心工作。次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993年后任《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副总编辑。1996年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