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敏:地产有病用错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01日 10:03 《英才》 | ||||
文·本刊记者语泽/图·本刊记者赵亮 自从央行121号通知出台以后,房地产界就对此颇多议论。潘石屹站出来说:“央行开了一副药,全是巴豆。”老潘口子一开,很多人都有同感:不出半年,许多房地产商就会支持不住,就会虚脱。 王嘉敏的第一个项目就遭遇央行121通知,且耕天下项目定位高档,针对的购房群体都是拥有第二、第三套住房的用户,所以就第二次贷款利息上调的态势,对王嘉敏来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北京房地产有没有泡沫,大家各有各的观点。说有泡沫的人,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数据和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的判断;说没有泡沫的人,也有自己的一套。圈内外对北京房地产是不是健康的判断,很像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判断。但是王嘉敏认为北京的房地产有病,却用错了药。 房地产该用什么药? 王嘉敏是一个直性子的女人,她曾经说过,只要对公司发展有利的事情,从不怕得罪人,有时候甚至对于客户都出言不讳。对于央行121号通知,王嘉敏坦陈自己的理由:没有泡沫,不应该控制购买。 从天津出来的王嘉敏当初从天津到北京打天下,看好的就是北京的市场化不足。虽然这次央行121通知的出台,对耕天下有一定影响,但是王嘉敏说她不怕,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好房总会有人去买。 对于泡沫,王嘉敏觉得北京楼市空置率高是一个事实,但是统计的数据是否合理,尚有待核实。如果根据这个泡沫理论而导致央行的121通知出台,却是一个错误。在王嘉敏看来泡沫的定义是:市场的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量,但是北京市场的需求很旺,而所谓的空置率,是某些房地产商建了不该建的房子导致的。所谓该建不该建,王嘉敏讲:圈内一些开发商并不懂地产的运作规律,房屋设计的优劣,一切一切都是外行,但是他有土地,就可以盖房子,甚至图纸他都要自己画。这种牵涉政府在内的不正规现象,导致北京相对于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商业化明显不足。可是随着集团购买的取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知识都在不断成熟、丰富,好房子大家都会买,而很多房子不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就卖不出去,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是市场坏了,消费心理坏了,而是房子盖坏了,你提供的产品错了。现在流行黑色的衣服,你为什么偏偏要生产红色的呢?”王嘉敏以女人的思维,诠释着她眼中北京地产的现状。 作为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北京的房价就应该高”。对此,学经济出身的王嘉敏觉得地产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她告诉记者一个笑话:“当好地产的总经理,就可以当好国家总理。”在她看来,世界各国的首都,都有很高的房价,如果北京的地产价格在全国均价之下,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投资者信心何在? 回到121通知问题上,王嘉敏指出其指导思想的问题:应该控制房地产商的利润,但不应该通过控制购房者的贷款来达到目的。房地产的合理利润要控制在10%左右,但是你不能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增值。“比如,二环、三环,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还要增值,这是经济必须的,如果首都的房子在不断贬值,谁敢再买房子。” 至于房地产价格的控制,王嘉敏赞成香港的做法:香港房地产的控制是靠土地出让量来控制的,如果房价高涨,政府就多批一些土地,如果房价低落,我就控制土地出让量。“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市场调节。” “虽然北京的土地很多都已经圈地完成,但是市场空间还是有的。以前没有通过土地来控制房价,我想应该从现在开始着手这样做。”王嘉敏对于北京市政府有很多的期望。 不过,央行121号通知出台,王嘉敏也表示出自己的理解,她觉得这个通知无疑是提高了房地产行业的进入门槛。“没有钱,就没有四证,就搞不到贷款,你就别做房地产。” 王嘉敏同时表示,央行不应该因为一两个周正毅就因噎废食,从购房者购买第二套住房卡住不放,“不允许消费,这是很可笑的。”王嘉敏坦言。“一个投资者买房,说明什么?说明他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增长有信心,特别是那些第二次购房者,因为存银行可能利息低,购房就是用来投资,他觉得这种持续的经济增长能够给他带来收益,这还是一个信心的问题。” “银行自身能否查出是虚报购房,有没有实力购房,骗贷等等,都是银行自身建设的问题。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降低金融风险,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北京的地都到哪里去了? 作为一位外地进京搞房地产的开发商,王嘉敏最初的决定——耕天下,并非轻易决定,在王嘉敏看来:没有铜墙铁壁,就是看你肯不肯做。 如房地产又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行业,北京作为首都,门槛自然要高出其他地方很多。特别是地,北京的“圈地”运动在几年前就已经完成,能开发的相对较少,而王嘉敏用她那特有的批判眼光,在告诉人们:想找地就有。 王嘉敏承认北京有官商,但是同时承认还是可以通过游戏规则买到地。现在拍卖、购买,都可以得到土地,虽然相对价格较高,但是只要做好整体策划,利润空间依然非常诱人。 做耕天下这个项目的时候,王嘉敏转遍了北京城,看了上百块土地,最终还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让王嘉敏对耕天下产生了感情。 王嘉敏承认地产有时候凭的是感觉,但感觉后的论证更重要,她说如果当时不知道永定门的拆迁改造,她不会去做这个项目。 “做地产要有独立的、批判的思维。”这是王嘉敏与其他房地产商不同的一面。她觉得坐地产切忌扎堆,比如亚运村,这个在当时被认为很好的项目,现在就面临很大的交通压力,为什么?当初的道路设计没有考虑到今后汽车消费增长的需求,所以很多人都搬出了亚运村,“别人说好,不一定好,真正的判断来自你自己。”王嘉敏想告诉很多刚刚来北京的地产商。 “批判要是一种合理的批判,曲高和寡,同样也做不成地产。”这又是王嘉敏另一个观点:离开本土作战,要克服水土不服。 为了实现北京的本地化,王嘉敏放弃了天津原有的队伍,到北京重新搭建班子,几乎所有招聘的人员都来自北京。这种近似于跨国公司管理的本土化,给王嘉敏也带来了很多好处,公司整体角色进入快,而北京的各种房地产规章制度,一下子也因为北京员工的加入,取消了刚进入阶段的人脉、金脉的短暂虚弱阶段。现在王嘉敏依然经常到中国其他城市、国外的著名城市考察,她说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关注当地的房地产,当地的房屋建筑,她觉得这些东西会对她的事业有很多的帮助。或许正是这种“去感受”的女性的直觉,给王嘉敏带来了今天的成功。 王嘉敏简介:北京诚通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开发运作了耕天下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