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职场 > 正文
 
经济学家汤敏博士:一直在和反对的声音辩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03日 13:34 中国青年报

  -大学扩招到底对不对

  -3年内扩招1倍是否太激进

  -现有发展水平能否容纳这么多大学生

  最近,有媒体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为“都是扩招惹的祸”。很多人开始怀疑,几年前的扩招到底对不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能不能容纳这么多大学生,3年内大学生扩招1倍以上是否太激进?

  作为当年扩招的倡导者,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又一次坐在风口浪尖上。

  汤敏坚持认为,当前就业难,一部分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暂时性困难,一部分是由于就业观念调整不够而没能抓住机会。这并不意味着人才过剩。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否定国家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大战略。

  就业难不等于人才过剩

  作为“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经济学家汤敏说自己一直关注教育问题。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正在菲律宾亚洲开发银行总部工作的汤敏回国探亲,“当时,政府提出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可房屋、汽车贷款等措施对拉动内需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效果。在中国,老百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最大的,能不能通过扩大高等教育,提高学费,在扩大国民学习和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部分启动内需呢?”

  汤敏等人给有关领导提交了一份建议书,提出3年内把国内大学招生扩大1倍的想法,并详细计算了这样做对GDP增长、需求拉动以及缓和就业的影响。

  在政府的推动下,高校扩招很快开始了。1999年一年内,就扩招了40%还多。从那时起,汤敏就开始和各种反对的声音辩论。

  “就业当然难。”汤敏承认,2002年高校有145万名毕业生,仅比2001年增加了27%左右,当年7月初,全国一次性就业率约65%;12月份,就业率达80%。到了2003年,应届毕业生达到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46.2%。尽管如此,也不能说人才过剩———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扩招以后才出现的。只要实行自由择业,就会有一些人早些找到工作,有些人晚些找到工作。事实上,这一问题扩招前已经存在。据统计,1998年高校毕业生的待分配率就曾高达30%,或者说一次就业率为70%。

  其次,就业问题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周期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就业难不仅是高校中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有。从这点出发,扩招非但没有制造失业,而且缓和了失业。如果没有扩招,这几百万名学生不仅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而且几年前就要面临就业问题。扩招并没有“扩”出更多的劳动人口来。

  汤敏注意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口径对比,2000年至2001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中国为13%,韩国为72%,菲律宾为29%,泰国为31%。

  汤敏分析说,如果连经济增长速度为我国一半、人均G DP与我们不相上下的菲律宾、泰国都可以支持那么高比例的大学生就业,原则上讲,中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不应该容纳不下现有的和正在增长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我国在校大学生1300多万人,仅占近13亿人口的1%;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即使把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全部加上,2002年也仅为15%,只是刚刚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

  就业难只是暂时现象

  汤敏乐观地认为,当社会的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以后,下岗者的比例就会越来越少。那时,世界经济开始起飞,高科技在泡沫破灭后也会慢慢恢复,又会造成很多就业机会,而大学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往前发展,所有问题都是暂时的。

  汤敏认为,至少有3条理由能证实就业难只是暂时现象———

  第一,目前正处在国民经济大调整时期,就业难问题不仅存在于大学生中,而是全社会都有。具体讲,过去,看上去失业的人非常少,但实际上,是两个人的饭5个人吃,英文里面叫under-employment———这个位子就不应该有那么多人。因为,表面上每个人都有工作,可不仅工资低,5个人还可能互相打架。而经济发展走向高效,两个人的岗位,只能两个人吃饭。当然,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等传统的岗位正在不断减少,新毕业的大学生可能机会就不多。

  第二,“9·11”后美国经济下滑、高科技泡沫破灭等因素又使人们失去了一些在高科技行业、金融机构就业的机会。但这可能只是短期现象。当经济再度起飞时,这些行业还要大量招人。

  第三,是大学教育本身的问题。现在社会上并不是不需要高级人才,而是有时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高等教育的反应相对滞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失平衡,培养出的许多大学生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众多机会在中小企业中

  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汤敏告诫大学生们,应该转变就业观念———不能只在大城市、省会城市寻找政府机关、外企、高科技企业等传统精英型就业机会。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反而机会更多。

  在“精英教育”时代,高校毕业生短缺,社会精英岗位充足,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精英岗位就业。而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充足甚至短缺,这就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时代———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必然要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相对低一级的工作。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汤敏说,去年他曾到福建一个县城访问,当地人告诉他,过去4年,县里没回来过一个大学生。中国的一个县相当于国外的一个省那么大,应该有很多工作机会。

  在汤敏看来,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的机会,实际上在中小企业里。

  汤敏讲了一个别人做的非常有意思的调查:“文革”后的前两届(77级、78级)大学生,基本上都集中在政府、高校、国企中工作。很多人在学术界、政界表现不凡,但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成功的却很少。而社会中涌现出的一批有闯劲、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反而大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这是因为,我们77级、78级的大学生的分配是指定的,反而限制了个人的发展。

  说到底,一个回避不了的很重要的问题是———对大学生来说什么叫就业?

  在过去5年中,真正产生了新的就业机会的是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的中小企业。在未来的若干年里,这种趋势可能会越来越强。大学生如果还抱着原来的那种就业观念去找工作,路就会越走越窄。

  汤敏认为,大学生一定要看清楚,现在是几千年以来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加入这个行业,走到中国的最前沿,就会有大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应该充分思考人生的道路,与时俱进。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进民营中小企业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有机会摸爬滚打,学到办企业的全面知识,让你很快就能崭露头角,掌握市场的核心秘密。而在一个大机构,也许一辈子你也只能充当一颗小螺丝钉。转换思路可以发现,大学生面前将是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记者刘世昕周欣宇)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东方口语听说速成 2004考研名师授课 司法考试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彩屏手机 香水 笔记本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例:温存是夫妻生活这支美妙乐曲的最后一个乐章……
非常笑话
爸爸问儿子:如果我和你妈吵架了,你会站在哪一边…
图片
铃声
·[戴佩妮] 怎样
·[张惠妹] 剪爱
·[徐怀钰] 踏浪
铃声搜索


专 题 活 动


企业服务
中医治愈甲亢疾病
关爱痛风病患者
专治强直性脊柱炎
关注糖尿病保健康


分 类 信 息
:全国名牌高校招生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春季旅游江苏行
华美启动"彩光"嫩肤
:全国特价酒店预订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