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华:我跟你讲,我在四川的存款就12个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11日 10:46 中国经济时报 | ||
“说托普资产100亿,是不是有点吹牛?我跟你讲,我在四川的存款就12个亿,所以我为什么要紧张?我为什么要怕?”这是宋如华在去年下半年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的一番话。 靠5000元起家的宋如华如今名列中国富豪之间,以7.86亿元,位列《福布斯》2002年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77位。 宋如华,1962年4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98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1989年获理学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七年。 1992年7月,“郁闷”的宋如华率领两名青年教师以5000元资金创办托普公司。宋如华原来只是想把高校的一些项目外包到企业,腾出点时间精力自己搞科研,谁知他和托普刚巧赶上了1990年代我国本土IT基础产业发展的契机,托普的事业开始腾飞。 宋的郁闷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因为28岁就成了副教授、结果在学校受排挤,心里很不舒服;二是小平南巡讲话后,大学同学都在办公司,环境有点燥热,他也想改善一下生活;最重要的是,他在被学校派往雅安地区天全县“社教”期间,他对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却只缩在校园里的价值实现方式产生了怀疑。 托普的来历也有故事。当时住在一幢楼的10位年轻教师经常在一起聊天,“当时,这10位教师相互间称呼叫某P子,”P是professor教授的意思,因为他们毕业后留在学校都是想成为教授的,“这10个人就成了TPten professor。另一个则指出,要等年龄大了才能成为教授,那么就叫TOPten old professor。”宋如华回忆说,这个名字很快获得大家一致认同。 最开始是做贸易代理,做了一年多实达的终端代理。得知某信托公司做交易厅的显示屏的消息后,心里没底的宋如华首度显出他的冒险气质,结果这单32万元的生意成了托普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里程碑。显示屏市场的开拓让托普掘到“第一桶金”。 1994年,机遇再次降临,那就是“金税工程”开始实施。这时,托普才沾到软件的边。宋如华始尝软件之妙,“做软件比卖电脑赚得多。如果你单卖电脑,486、586,什么配置什么报价都很清楚,如果我给你编软件,价格是由我来定,客户跟我商量。客户对技术上的东西也不是太懂,技术含金量就上来了。当时是出于这样一个目的开始做软件。”1995年,托普抓住全国上下搞金税系统的良机,以成都、四川税务系统为突破口,迅速拿下多个省市市场,全年下来,托普的产值突破了亿元。 1996年,受沈阳东大阿尔派的启发,宋如华开始了软件园的建设。这一战略使得此后的托普集团受益匪浅,以至于在2001年5月的托普集团上海中心工作会议上,宋如华说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要加速基地建设,用投资换市场,用贡献换资源。 1998年,宋如华涉足资本市场。1998年4月,托普借川长征之壳登陆深市,随即将川长征更名为“托普软件”,将主业调整到计算机软件、网络集成等高科技项目。2000年再借“金狮股份”之壳进入沪市,以托普经营的网站“炎黄在线”作为新公司的名称。 据说,“收购它的目的不在于融资,而是表明进华东”。2001年3月,托普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东方软件园股份公司以控股29.6%的资格入主“英雄股份”,并拟更名为“东方软件”。不过没有成功。宋如华指责被媒体炒坏了。“英雄股份”目前被“上海首富周正毅”控制并被更名为“大盈股份”。2001年4月,“托普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资本市场给宋如华带来巨大的获利空间。当2000年托普软件增发成功,一举净募资金9.5亿元后,宋如华感叹:“如愿以偿!” “企业要做事情没有钱怎么行呢?所以我们首先考虑要有钱,外面的说法说我们是圈钱,其实圈钱本来不是坏事,合法的圈钱是好事,现在被说得贬义了。第二,我们托普叫圈地。第三个就是圈人,比如招聘5000人。软件就靠人,不需要其他东西,人圈了,技术就有了,然后圈市场,市场有了我又有钱了,就又回到这个循环。”宋如华说。 托普10多年来,宋如华聚集了大量资产,如他所说,先圈钱9.5个亿,再圈地1万亩,再圈人5000个软件工程师,最后圈市场,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宋如华圈来的资源,主要投入、凝聚在全国27个软件园里。 目前托普集团总资产已达100亿元,拥有托普软件、炎黄在线、托普科技三家上市公司及120余家控股子公司。 宋如华简历 1979——1983,本科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并留校任教; 1985年攻读光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并掌握英、法、日三种语言; 1990年被机电部授予“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特等奖”,同年11月被电子科技大学破格提拔为副教授; 1992年创立托普集团,现任托普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00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前50名首富中列45位。 2002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77位。 (龙昊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