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这群跑遍全世界为设计买单的家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04:55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张 颖

  维拉·王,全球最好的晚礼服设计师之一,她没学习过一天服装设计,甚至不会裁缝,却能够成为国际顶级名师。究其原因,是因为她父母是满清贵族,派驻美国的外交官,她从8岁起就不再穿美国制造的衣服,而是和母亲专门坐飞机到巴黎买衣服。所以当她30多岁想工作的时候,自然而然选择了为贵族做衣服,因为只需要凭经验判断该使用什么样的面料,什么样的色彩搭配,什么样的款式就够了。

  现在国内,也出现了这样一批把购物当做生活重要部分的"疯狂"买家,对他们来说,旅行60%的目的是为了购物,专门坐飞机跑到马德里买TOUS限量版金属包的也不乏其人。陈逸飞说:“有能力为设计买单的人都是有闲钱的人。”其实不全对,有能力为设计买单的,应该是那些有闲又有钱的购物狂们。

  鞋子购物狂 几十双鞋还是全新的

  “我5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讲几个模特的故事,但电影里的一个情节我一直念念不忘:一个模特打开她的超大衣帽间,整整三面墙,从上到下都摆满了鞋。当年我做梦都会梦到这个情景,就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有这么多双鞋,不穿,就光看着。”佟欣现在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她把别墅的地下室整个改造成了大型的衣帽间,除了门上面没安架子,整整四面墙全部都是鞋。而且,有几十双设计精美的鞋到现在还是全新的,摆放在靠墙的一个特别突出的陈列架上,不穿,就光看着。

  佟欣自己评论,她对于鞋子的喜爱有点近乎偏执,“最开始都是冲动消费,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看到漂亮的鞋就走不动,买到现在,它们全变成我的收藏品了”。

  能够跑遍纽约、伦敦、米兰、维也纳、斯德哥尔摩买鞋,都要归功于佟欣做风险投资的老公,“他喜欢我陪着他到处跑,我当然也乐得把空闲的时间用来购物。以前只买知名设计师和品牌做的鞋,但现在买得多了,我也开始喜欢自己挖掘一些有想法的设计师。前年在波士顿逛商场,突然在一楼和二楼之间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意大利设计师的店铺,里面的鞋设计得非常漂亮,有不少都只有单品。我看中了一双墨绿色的靴子,要价5000多美元,我觉得太离谱了,转身就走,可后来心里一直想着它,最后还是回去买了。现在,我只要到波士顿都还会去那家店看看”。

  疯狂购鞋的经历在佟欣身上不胜枚举,不过她也不是专门买很贵的鞋,“太贵的鞋买回来不舍得穿,只舍得摆着,最好是那种一次买十几双也不心疼的价格。去年7月底我在纽约,刚好赶上大减价,我在BERGDOFF&GOODMAN一层卖鞋的地方足足待了7个小时,离开的时候买了12双鞋,实在拿不了,只好让商场的人按照地址送回家。鞋子拿到家的时候,在客厅里堆起一座小山,看起来像是要过圣诞节。你现在看到的这些其实不是我全部的收藏品,在纽约和加州的家里还有,不过没有这么多,大概只有100多双”。

  跑遍了那么多国家,买了那么多鞋,佟欣说她最喜欢的还是JIMMY CHOO和MANOLO两个牌子,“我喜欢随性的东西,就像旅行和购物,应该随时保持波西米亚的风格。我就经常这样,到一个地方之前在飞机上特意翻杂志列好单子,冲进店里就全忘了,最后买的一定都是第一眼看中的鞋”。

  玻璃购物狂 五光十色的梦想家

  把自己的酒吧当成家的何适说,“居家”生活是他每天绝对的主题,“如果家里的餐桌、壁橱、窗台、柜子乏善可陈,找不到艺术品支撑,生活会变得黯淡无光,这就是我喜欢玻璃制品的原因。它们是那种最纯粹的亮晶晶的艺术品,同时也是可以承载记忆的空间,我从遥远的国度把它们背回来,从它们身上回忆那些地方最真实的空气和味道。玻璃制品是光线的艺术,光则是生活的营养品”。

  来自文艺复兴之都佛罗伦萨的柠檬酒瓶,是何适从国外带回的第一件玻璃制品,“那是我第一次出国旅行,对幕拉诺的了解仅限于‘Murano’这个单词。在威尼斯本岛,为了观赏雨中的圣马可教堂,我居然放弃了去幕拉诺玻璃加工厂的计划,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原谅。幸亏在去佛罗伦萨汽车休息站的货架上,我看到了它,一种含杏仁的柠檬酒,细细的瓶颈,光洁的玻璃里面有一柱浅浅的黄色,温暖而明亮。虽然它算不上什么精致的玻璃艺术品,但回国后我把它摆在店里,每次看到都能回忆起那种柠檬与杏仁交缠的味道,那味道让我想起意大利,想起那场和玻璃一样透明的雨。在那之后,我就开始到处收集玻璃了”。

  没有一个看到何适收集玻璃制品的人,能够不羡慕他拥有这些如珠宝般精美璀璨的艺术品:撒哈拉的沙画瓶、雅典普拉卡的“乱世佳人”、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瓶、约旦的手绘花瓶、斯德哥尔摩的细颈花瓶、希腊桑托里尼的月牙瓶、土耳其的茴香酒瓶……每一个瓶子都有不同的风情,每一个瓶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每年6月底到7月间,是薰衣草盛开的季节,那天我前往吕贝隆山区,骄阳下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大片大片的薰衣草肆意盛开。突然,在漫山遍野的紫色中,出现了一个橘色的身影,是一个漂亮的法国姑娘,名字叫玛努。”对于自己旅行中的这段艳遇,何适说得非常隐讳,但他还是交代,他这个阅人无数的酒吧老板,最后也没能过了美人关,在玛努开的“可爱得不行”的小店里,一口气买下了10瓶装有薰衣草香精的玻璃瓶。

  在何适的家里,有一件从瑞典淘到的纯透明玻璃碗,碗底有一颗漂亮的水晶心,何适总喜欢用它盛冰淇淋或酸奶给他喜欢的朋友,“我喜欢看到她们吃完东西,发现碗底有一颗心时那种惊喜的表情,就像我喜欢的这些玻璃,明亮、灿烂,有阳光的味道”。

  购物狂眼中的“圣淘杀”

  法国——巴黎蒙田大街

  巴黎值得骄傲的地方就在于精良的高级定制时装,由于早年众多设计师将他们的高级时装总店设在蒙田大街(AvenueMontaigne)及其附近,这里现在几乎成为服装界最重要的发布舞台。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附近

  米兰大教堂附近的杜林大街集中了不少最时髦的商店,可以找到很多设计独特的服装或小玩意儿。Pimkie、Energie、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ii都值得一逛。

  美国——纽约第五大道

  第五大道集中了整个曼哈顿的精华,全美最著名的珠宝、服装、化妆品商店都能在这里找到,在DISCOUTSHOPPINGMALL——

  CENTRY21里你还能淘到各种余单服饰,每一件都出身名门。

  日本——东京Tod's旗舰店

  在涉谷神宫前的Tod's里,你可以找到各种色彩丰富又具时尚感的物品。除了最出名的极品皮具外,这里的帽子、丝巾、手镯、记事簿也相当受欢迎。

  玩具购物狂

  把玩具当艺术品收集

  猎头圈里有人把薛家怡比作中国版Anna Sui,因为她像Anna Sui一样,30多岁的年纪还把房子布置得像童话城堡一般,童趣盎然。

  薛家怡的家里,铺天盖地全是她从世界各地淘来的或可爱或古怪的玩具,从洗手间里的各种用具到梳妆台上放置化妆品的盒子,全能和卡通扯上关系。烧在陶器上的卡通玩偶、穿着草编托地长裙的“灯太太”、带着奶嘴和耳环的卡通置物盒、塑料管做成的犀牛、从巴黎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里淘到的手绘鸽子风铃……总共拥有多少件玩具,薛家怡自己也根本数不清,“反正,你看吧”,她伸直手臂画了条弧线,“全都是”。

  没人知道薛家怡把自己的家“建设”成这个样子到底花了多少心思,但毫无疑问,一定和她花费的钞票成正比,就像她自己说的:“其实我不喜欢旅游,但为了收集这些小东西,我已经到过将近10个国家了。”她最喜欢的地方是毛里求斯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民风虽然相差很大,但却都能找到相当古怪的玩具”。

  对薛家怡来说,她的每一件玩具都有着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的艺术气质,“我一直把玩具当成艺术品来收集,你不要小看它们,玩具与艺术根本无法分割,在里昂很多崇尚原始艺术的艺术家们都会作玩具类作品。想当年,法国叱咤风云的杜布菲还曾经用乳胶、沙子、树叶和香蕉皮作画呢。我觉得玩具的最大优点就是,不论任何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领会到这种艺术传达的意趣——对生活的热爱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在薛家怡收集的作品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只从埃及的旧货市场淘到的泥制小猫,“我一眼就看中它了,它的眼睛那么有灵气,简直像活的一样。很多来我家的朋友都以为它是大师的作品,其实不过是出自埃及的一个小贩之手,真是不可思议”。

  除了收集各种古怪的、“仅此一件”的玩具,各式可爱的、流水线生产的限量版玩具也在薛家怡的收藏范围内。“不过收藏这种玩具,必须要冒很大风险,因为我费那么大功夫跑到它们限量发售的国家去买它们,却常常在最后发现是中国制造的。”薛家怡说,她最糗的一次是在香港开完会,特意请假跑到英国最大的玩具店Hamleys去买限量版的情人节Teddy熊,花了300多美元,结果回到国内向同事显摆的时候,却被同事在熊身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Made in China”的标记。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