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点
近日,一篇名为《农妇警告:在中国吃猪肉等于自杀》的陈年旧帖在网上流传,网文称,十几斤重的小猪使用大量激素以及药物添加剂催肥,五六个月就出栏了。长期食用这些猪肉,会诱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癌症。为此,农业部专门辟谣。此前一则《原料鸡45天速成》的新闻也引发了不少人担忧。
且不说新闻报道的不严谨之处,公众担心的核心问题还是“45天速成的鸡”和“160天出栏的猪”是怎么喂起来的,是否安全。有人猜测投放了激素,实际上喂食激素将使得鸡和猪体质脆弱,容易死亡。肉鸡之所以生长快,得益于品种的优化和科学的饮食、饲养方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高强度选育,肉鸡出栏日期从1935年时的95天缩短为如今的45天。相同的是,国外好品种的猪养殖周期较短,而国内地方品种生长周期将明显加长。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养殖工业将导致肉类口感的下降。但有比口感更重要的——“斗米斤鸡”是我国传统养殖的代表,然而现代养殖业已经可以把两斤饲料转化成一斤鸡肉;如果不喂饲料只喂杂粮、猪草等传统猪食,猪的生长周期也至少增加一个月。
要知道,拜现代食品工业所赐,相比于四十多年前,美国的食物总体价格增加了近6倍,而鸡肉则只增加了2倍多。而鸡肉占我国肉类消费比重从1982年的5%持续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如果没有现代养殖工业,不仅供应跟不上,价格还将飞涨。
除了个别媒体从业者缺乏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外,像“吃猪肉等于自杀”这样的陈年老帖还能兴风作浪的原因,还在于公众在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危机中信心不足,宁可信其有。当然,一些国人对“传统饮食”无限怀念,对现代食品工业也存在着偏见和认识误区。
整体来说,无论是鸡还是猪,成长时间快慢不是问题,关键还是其饲养过程当中,有无添加违禁药品、添加剂,而有关部门对这些企业、肉品的监管是否到位。这恐怕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伯通(媒体人)
(原标题:“45天速成鸡”时间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