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洋奶粉频涨国产奶粉应提质争回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7日 16:12  重庆晨报微博

  洋奶粉涨价无度果然怪消费者?

  在奶粉问题上,爱国货,更爱孩子。这就是市场最朴素的逻辑。

  近日,媒体调查称中国内地部分洋奶粉价格为原产地4倍。媒体称,乳企借成本上涨和升级配方虚涨价格,内地的部分"洋奶粉"售价为全球最高水平。洋奶粉的高定价,或许可以归因到内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国产奶粉的“跳楼价”卖不过洋奶粉的“暴利价”,这就是最真实的市场现状。其实早在2011年初,一次关于中国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的研讨会上,农业部官员就忧心忡忡地表示,奶粉进口总量屡创历史新高,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将完全受控国际市场,中国消费者已开始为此支付不合理的高价。话虽含蓄,意犹言表。随后是行业协会呼天抢地的“爱国产奶粉、爱民族工业”的口号声。言外之意,国产奶粉之于国内消费者,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随着洋奶粉一次次圈地抢钱,国产乳企的怨愤情绪堪比窦娥。面对洋奶粉的高定价,板子终于一次次打在“消费心理”的屁股上。逻辑也不复杂,因为就在前些日子,针对网友热议的关于“老酸奶和果冻中添加破皮鞋所制工业明胶”相关话题,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就认为,“从有关部门公布的检测结果看,我们的乳品质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既然“历史最好”,还落得个“多情反被无情恼”,市场何其诡异?

  眼下的专家和权力部门为消费者普及的无非是这么几个道理:一是数据显示,国际大包粉价格从2011年7、8月的3.9万元/吨回落至2.9万元/吨,而近期则基本稳定在3.05万至3.1万元/吨区间,因此,目前洋奶粉并无原料涨价压力,成本驱动说实为托辞;二是高价洋奶粉未必等于高质,去年以来,大品牌洋奶粉更是接二连三被查出质量问题。但问题是,比之于高价和蛋白含量等问题,安全才是最后的底线。从大头娃娃到三聚氰胺,国产奶粉已经透支大部分市场公信,重塑国产奶粉的市场公信何其艰难?

  在奶粉问题上,爱国货,更爱孩子。这就是市场最朴素的逻辑。《2009年至2012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本土奶粉的不信任导致进口奶粉冲击国内市场,洋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85%。需求决定价格,谁都知道洋奶粉就是利润高,但谁逼着国内消费者去争先恐后当“冤大头”?

  苹果电子产品利润高吧,各色奢侈品包包利润更高———价格高企又如何、质量瑕疵又如何,人家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有较为诚意的危机公关能力,有更为成熟的市场培育意识。更重要的是,它们深谙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市场从来没有“好消费者”与“坏消费者”之分,“爱国牌”也不会回回都赢,质量、惟有质量与服务,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邓海建(编导)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