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出色香味俱全的消费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7日 07:48  东方早报

  郑风田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盲点,那就是一直忽视对消费者健康营养知识的普及与教育。要想真正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对生产者的监管必不可少,但还必须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与教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过硬。

  近日看到一则“天下奇闻”,那就是“童子蛋贵过茶叶蛋”。据3月11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在浙江东阳街头常飘着奇怪的味道。东阳人说,这是童子蛋的味道,一到春天卖童子蛋的小摊遍布东阳大街小巷。一块五一只的童子蛋贵过普通的茶叶蛋,还经常卖脱销。童子蛋其实就是用童子尿煮的鸡蛋,别小看了这一只童子蛋,它还入选了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奇上加奇。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童子蛋完全是一个故老相传的陋习,故意为之,则近于骗人把戏,但居然还有人去吃,这说明不明真相、不懂健康营养知识的群众还真不少。正是一些普通消费者存在某些消费误区,让那些没有道德的商家有机可趁,于是乎各种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被“创造”出来。

  经济学家经常在“供给创造需求”还是“需求创造供给”之间打架。在市场经济下,大部分的学者还是相信“需求会创造出供给”的。墨西哥的禁毒年年禁,却一直禁不了,主要的原因恐怕不是墨西哥警方打击不力,而是美国那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一直存在,太诱人了。所以墨西哥的毒品永远难以禁止。一个毒贩倒下去了,还会有新的冒险者来替代。

  我们中国人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饮食的偏好更为浓烈,甚至把它视为天大的事情——“民以食为天”就是明证。有人以为这是漫长历史中,反复发生饥荒的心结。但上流社会的“满汉全席”,把酒席视为政治争斗场所又作何解释呢?难道他们也有饥荒的忧虑?在上流社会里,精致的食品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最大追求之一,但它可以以优质的食材做保证。流风所及,民间社会在经济条件有限,而又要追求精致的情况下,对食材“穿衣打扮”就有了“需求空间”。

  在对食品的评价中,精致的食品应该“色香味俱全”。殊不知,在饮食方面喜欢追求“色香味俱全”,其实存在很大的消费误区。本来吃饭的主要目的就是补充营养,如果除此之外你还追求“色香味俱全”等其他东西,其实给不良商家们一个信号,由此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安全不确定性。

  比如以“色”为例,如果消费者“以貌取食”,在购买消费时偏爱那些“色泽”漂亮的东西,比如亮晶晶的大米、雪白的馒头,清一色的西红柿,商家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制造出来。其实不加任何添加剂的馒头是有点发黑,大米灰点也很正常,西红柿哪能长出整齐划一的红色?消费者对色彩的消费偏好,使那些五颜六色的添加剂应运而生。亮晶晶的大米是使用了添光剂的,白馒头是加了过氧化苯甲酰的,红色西红柿是使用催熟剂催出来的。

  还有“香”,部分消费者偏好香味,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一滴香”,“纯天然”、“祖传秘方”等各类产品。使用这些东西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制造出“香味”,其实跟营养不沾边,并不是消费者所想象的那样,香气袭人就一定是果子熟后产生的。就像那些所谓的纯香型酒,其实也是加了添加剂勾兑出来的,也应该算是骗人的把戏,只不过在产品商标上是不会标出来的。比如某鼎鼎大名的所谓纯香酒,香味应该就是勾兑出来的,但厂商标注出来了吗?

  消费者追求“味觉”就更可怕了,为了满足我国消费者那个特殊的“味道”需求,现在市场上的调味剂据统计每年销售已达200多万吨,有2000多个品种,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合法的,有多少是非法的,监管部门一直没有给出一个说法。

  其实欧美国家的人们有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很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那就是他们在日常饮食上一般只追求营养价值,并不追求“色、香、味”等其他东西。比如蔬菜,他们大部分都是生着吃,因为一煎炒烹炸就把维生素给破坏了。虽然蔬菜生着吃没有良好的口感,下口难点,但至少没有添加剂吧。这种更健康的消费习惯值得推广学习,在日常饮食中,正确的营养习惯应该是多吃鲜活的食品,不要盲目追求口感。

  欧美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也就是“两手抓”,生产者与消费者都被重视,不仅仅对犯错的企业进行惩罚,还要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营养知识教育。过去各种滋补品之所以风行,喝“绿豆汤”治百病等“异端邪说”之所以有市场,说明我国的消费者太需要正确的饮食营养知识教育了。消费者如果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良商家下手的机会就会少很多。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是需要引导与教育的,这个环节过去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直忽视。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消费者的正确饮食营养知识教育,比如可以每年多拿出些经费,制作健康饮食宣传片,在媒体上多进行公益广告播放,告诉消费者,哪些饮食习惯值得学习,哪些又容易被误导利用。(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