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食品价格推波助澜 10月CPI创25个月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2日 10:47  现代金报

  市民、网友大叹:钱越来越不够花了 怎样花钱更省?如何让钱生钱?

  昨天下午,吴大妈一圈菜场逛下来,一共买了5样菜,50元钱就所剩无几了。在吴大妈的印象里,去年这个时候,张罗同样的一桌菜,最多花30多元,“现在的菜价真是涨得太快了。”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10月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也印证了吴大妈的想法: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创自2008年10月以来的25个月新高,其中食品价格成为最大推手。

  □记者 陈韬 彭莹 俞林凤 摄影 记者 张培坚

  4.4%意味着什么?

  1万元活期存1年缩水404元

  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而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5%,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负利率进一步拉大到1.9%。也就是说,储户把1万元人民币到银行存1年的定期存款,一年后只能买到相当于现在9560元的商品,而即便是加上一年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250元,百姓还是亏了190元。

  如果你存的不是定期,是活期就更惨。“目前活期存款的年利率仅为0.36%,相当于1万元存1年的活期老百姓实际亏本了404元。”金融理财师(AFP)姜先生说。

  主要推手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创25个月来新高。其中,城市上涨4.2%,农村上涨4.7%;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

  食品价格 10.1%

  专家认为,食品,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近期推动CPI持续高涨的直接原因。

  国家统计局也对媒体表示,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10月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除了有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裕的原因,还有两个重要原因超出预期。一个是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影响,例如原油价格涨价,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另一个原因则是自然灾害仍频繁。

  市民感受

  每月1000元的菜钱不够花了

  生活上向来精打细算的吴大妈,最近可是被这飙涨的菜价给难住了,“现在,一顿饭不花个三四十元钱,一家人吃不到什么好东西。”

  吴大妈去年升级做了奶奶,儿子和媳妇都不会做饭,也不太会照顾小孩,已经退休的吴大妈便搬去跟儿子一起住,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

  儿子每个月给吴大妈1000元钱作为买菜和水果的钱,“在年初,1000元钱一个月足够了,而且还会有结余。不过,最近两个月菜价和水果价格‘噌噌’往上涨,现在基本上都要我往里倒贴钱了。”

  昨天下午,记者跟着吴大妈逛了一圈月湖菜场。先来到了肉摊前,吴大妈看中了小排,一问价格要15元一斤,“几个月前才卖11元。”不过,她还是买了一斤半。随后,我们又来到了蔬菜摊前,吴大妈挑了几个番茄,“最近番茄都涨到5元一斤了,差不多1元多1个。”吴大妈又买了一些小青菜,半斤小黄鱼和一些虾,兜里装的50元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呆会还要去买点水果,这点钱肯定是不够了。想想去年这个时候,同样的菜,30多元就能搞定了。”

  穿的用的也在涨价

  市民吴小姐对即将到来的各大商场年终庆充满期待。原因无二,“就是为了淘个便宜”。吴小姐感叹道:“现在衣服价格涨得太厉害了,新款简直贵得离谱。”

  记者昨日从各大商场了解到,今年10月与去年10月的新装价格相比,增长了10%-20%。记者昨日也采访了一些宁波的服装企业,调价的幅度均在10%左右。企业相关人员纷纷抱怨原材料价格的飞涨。“现在面料的进价涨了70%。以前同样的款式我们肯定是不会调价了,只能在推出新款时将价格上调,幅度在10%左右。不过羽绒服价格上调比较明显,上调了30%左右。”宁波博洋家纺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和市民息息相关的日用品价格同样不断上涨。这可难坏了主妇们。昨天在超市里,50多岁的市民张阿姨说:“物价涨幅太厉害了,现在一瓶洗发水比以前贵了2到3元,常用的心相印纸巾每10桶也比以前价格高了3元钱,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不够花。”为此,市民宋女士每天辗转于自家附近的各大菜市场和超市,比较价格。 

  Q友谈涨价

  今年10月,宁波市价格监测中心三次发布了民生商品价格的变化,“涨价”是每次价格变化的主题。QQ群里,物价上涨成为Q友们“叽歪”的主要话题。

  大米

  我想说的是,它涨价,我只能减肥。昨天家里熬粥喝,刚好有朋友来家里玩,看着我们喝粥把他吓一跳,他说兄弟,这大米涨价了你们也不至于喝粥啊。我很汗,不过现在大米涨到3元多一斤(福临门东北大米),真的有点离谱,这日子可不好过了。网友 豆豆妈

  记者了解到,以散装东北大米为例,2009年第一季度,宁波散装东北大米的价格为1.61元左右,2010年则涨至2.23元左右。

  食用油

  以前只知道囤黄金,现在都要囤食用油了。原来5升的油卖40多元,现在变成4升装仍卖40多元。 网友 飞着去流浪

  在大豆进口价格连续上涨三个月后,中国食用油市场迎来年内首次涨价潮。宁波好又多超市负责人介绍,此次食用油普遍上涨,包括调和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调和油、花生调和油和深海鱼油调和油。但这次主力品种为调和油、大豆油。如5升装金龙鱼第二代食用调和油每桶零售价格上涨了14%,5升装一级大豆油涨了20%,从每桶48元涨至58元左右。

  奶粉

  在孩子每个月固定支出中,奶粉是最大头。我女儿刚换2段奶粉,就碰上一轮奶粉涨价潮,说起来大家会不相信,我女儿现在改喝鲜奶了。

  网友 鸟鸟猪

  今年以来,从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洋奶粉到国产奶粉,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价幅度在6%~15%。以某品牌3段奶粉为例,今年1月的售价是175元/罐,现在是185元/罐,上涨幅度约6%。

  水果

  我最爱吃的水果是苹果,可它现在变成了“苹什么”,最大面额的100元,只能买20个苹果,还不够一个月的量。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苹果也变成奢侈的事情了。网友 暴民

  11月份本应该是苹果大量上市、价格最便宜的时候,可是记者在市场上发现,今年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两成,个头稍大点的精品红富士卖到了四五元钱一个。山东精品红富士的价格更是达到了7元每斤。

  应对招数

  “你可以跑不过GDP,但要跑赢CPI”,然而随着10月份CPI创下25个月的新高,要实现这个目标还真不简单。

  越是CPI高企,越是要开源节流。一方面要节流生活成本,真要抗通胀,还得抓收入,好好理财。

  节流第一招:更改买菜时间段

  一些担负着买菜重任的“马大嫂”们,如今打算避开买菜高峰期,改早上买菜为晚上买菜。“我原来都不太理会商场和超市发的宣传单,可现在特别喜欢看,专门搜罗特价生活必需品的信息。一般到了晚上七八点钟,超市里的蔬菜和肉食比白天要便宜很多,这时出手最合适。”家庭主妇杨阿姨说。

  一些市民还利用超市特价、店庆酬宾以及非高峰时段购买机会,以达到花最少的钱买更多东西。世纪华联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限时特价鸡蛋、豆油、大米、猪肉等较正常市价便宜不少,以往这些商品消费群体以老年人为主,现在一些年轻家庭主妇也加入其中。

  节流第二招:团购、网购更实惠

  白领陈小姐调侃自己“时刻拿着计算器,要把自己培训成一个经济学家”。团购、网购以及等待商场打折成为她精打细算的各种方法。“现在购买衣物基本上都是从实体店看中后,上网店购买,网店商品一般较实体店价格低两到三成,甚至达到五成。”陈小姐告诉记者。 

  记者登陆e舟论坛等宁波比较红的团购网站发现,近来团购目标已从最初家具、家电等“大件”扩展到衣食住行诸多方面。不少团购网站也趁势推出打折优惠,吸引顾客。据统计,国内团购网站目前正以日均5家的速度增长。 

  开源第一招:让荷包鼓一点

  上个月开始,宁波大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给员工加了工资,员工的月薪普遍加200元。该公司相关人士说,主要是考虑到最近生活用品价格有所提高。

  无独有偶。宁波雪龙集团也在给员工发补贴,助员工消化生活成本的上涨。早在3月份雪龙集团就给一线员工发放补贴。“我们的初衷是物价持续上涨,提高他们的收入,员工的幸福感会增强。”该公司副总经理胡惠祥告诉记者,他们在10月份刚刚给员工加了工资,平均涨幅在20%左右。算上今年前两次的上调,一线工人的工资比去年普遍上调三成。

  开源第二招:理财让钱生钱

  很多市民一说到抗通胀就想到黄金,觉得它是很好的保值工具。真的如此吗?有理财师的建议是,黄金处在高位,有回调的风险,投资组合中配备一小部分可以,但不能把抗通胀的大旗让黄金单扛。

  那什么样的投资渠道有望跑赢CPI?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虞华表示:“单纯靠投资固定类收益产品或许难抵通胀,在当前石油、农产品、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挂钩此类产品的看涨型理财产品将会有机会。”

  大宗商品、农产品是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要跑赢CPI也要由此入手。虞华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那些挂钩大宗商品、农产品的银行理财产品,此外,也可以买挂钩大宗商品、农产品的股票。

  ●相关新闻

  10月份宁波CPI上涨4.0%

  记者昨天从宁波市统计局获悉,10月份宁波市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月相比上涨4.0%,食品类价格上涨是主因。

  10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10.2%,两位数的涨幅为2008年10月份以来首次。食品类包含的16个中类中,上涨的有14类,占87.5%。其中粮油及相关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菜篮子”价格涨幅较大,肉、禽、蛋、水产品、菜类等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涨幅特别高的是海水鱼和鲜菜,分别上涨21.4%和36.6%。加工食品价格也上涨明显。居住类价格上涨7.7%,包括自来水价格、液化石油气价格等,成为甬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走的第二推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