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康师傅等有奖饮品兑换难:纯属疏忽还是存心忽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7日 16:49  人民网

  肖鑫

  近年来,一到夏季,一些品牌饮料会有“再来一瓶”的有奖促销活动。这本来是消费者得实惠、商家扩大知名度的双赢活动,可是现在却有点变了味。

  近日有长春的消费者反映,他们遭遇了“再来一瓶”兑奖难问题,其中不乏康师傅、百事可乐等知名品牌。连日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长春市同志街、长庆街和永昌路的几家便利店和街头冷饮摊,所有经营人员均表示,不管什么品牌都不能兑奖,有的摊位索性高挂“不兑奖”的“免战牌”。(据《新华每日电讯》)

  看了这篇报道,笔者想起一件事来。一位北京的朋友在快餐店买了瓶饮料,当场打开发现瓶盖有“再来一瓶”字样,便向店员兑换。店员说不能兑换,可以到隔壁饮料店兑现,可是当他走进饮料店,得到的答复也是不能兑换,被告知说在哪买在哪兑。朋友火了,又回到快餐店质问,店员表示道歉,但仍不答应兑换。他于是拨通了饮料瓶上的促销广告联系电话,哪知道电话一直打不进去。

  这不是把人当猴耍吗?我劝朋友何必呢,不就是一瓶饮料么,算了。朋友说,正是因为像我这样妥协的消费者太多了,才让许多商家占了便宜,他不是贪那一瓶饮料,而是要讨个说法,商家既然促销“再来一瓶”,就得很好兑现,否则就是欺骗,否则就别搞促销。

  笔者今天上网查阅惊讶得知,因为兑奖难,有店员竟然被顾客捅伤,还有饮料零售摊主孩子被消费者烫伤。看来“再来一瓶”兑换难并不是一时一地的小事。

  “兑奖难”的根子恐怕还是出在兑换的管理上。零售摊主、小卖店主之所以拒绝兑换,极有可能是他们无法保证自己从其他途径得到补偿,而他们和消费者距离最近,很容易成消费者的出气筒。但不管如何,从事实来看,许多消费者的确有被忽悠欺骗的感觉,他们手中的“再来一瓶”最后成了空头支票。这样的结果,是缘于无意的疏忽,还是有意设置障碍?这种现象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是否违反了市场经济秩序?

  同事说,其上学时经常拿一堆盖子去小卖部换饮料,很顺利。只是,为什么现在反而难了呢?对企业和行业来说,诚信就是生命。如果存心忽悠消费者,迟早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不知道作为政府授权监管市场经济秩序的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对此“兑换难”现象又有什么看法?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