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报道,网友在网络上曝光了一张药品订货单,上面相差数倍的两栏数字让他心寒:“可能出厂价一块两块,甚至几角钱的药品,到我们病人的手中就是几块几十块。”记者由此调查发现,出厂价仅为1元多的药品,在不同的药店能以7元至十多元不等的价格出售。
该网友贴出的订货单上面列了23种药品及其规格,并标有供应价和零售价,两者相差2到6倍不等。一盒20粒装的银黄胶囊供应价为3.8元,而零售价标到24.8元;24粒装的腹可安片,供应价为2.1元,建议零售价为11.8元,价格高出近5倍。业内人士称,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
呼唤制定《反暴利法》
市场经济需要竞争,有竞争就意味着企业和经营企业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允许存在暴利。
即使市场经济很发达的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法规,反对暴利的存在。如美国就有《克莱顿反托拉斯法》。面对着中国存在越来越多的暴利现象,而且在这些暴利现象的背后,很多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与居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商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1995年有关部门制定的《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不能不呼唤国家应对这一规定进行早日升级,尽快制定《反暴利法》,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保证其健康发展,避免暴利伤害群众利益、破坏市场经济的发生。 甘田
学学常州“药比三家”
由于药品在营销渠道、物流配送、药店人员工资、房租等费用及营销策略上有差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药品有差价,没必要大惊小怪。现在的问题是,相关部门如何来想办法压缩 “差价大”的空间,使得药品价格更趋于合理。
对此,笔者建议,全国各地都应像江苏常州那样推行药品价格的“药比三家”。今年1月18日,常州的市物价局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启动“常州医药价格信息网”,该网站不但为市民提供药品比价信息,而且对医保定点单位的价格行为实行更严密的监控。
该网站设有“药比三家”栏目,在这个栏目上查看所要购买的药品,就能够发现哪个药店和医院的价格最低。打开电脑,点点鼠标,敲敲键盘,立马就可“网比三家”,既省钱,更省时。
一个地方,有了“网比三家”,看谁还敢哄抬药价! 张轶水
杜绝老药披马甲变相涨价
就拿被曝光的“银黄胶囊”来说,国家发改委限价目录中只有银黄片和银黄颗粒两种剂型的银黄制品。而“银黄胶囊”属于市场调节产品。同种成分、疗效的药品,只因剂型不同、包装不同,就可以“名正言顺”疯狂涨价销售。
医改政策已经勾画出增加医疗投入8500亿的宏伟蓝图,以药养医体制正在逐步改变。但是,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理顺药品定价体制,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一方面,有关部门除了考虑患者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外,还要压缩药品审批定价权力空间。药品统一按成分定价,不按药名定价,坚决杜绝“老药”披“马甲”变相涨价。
另一方面,要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铲除流通环节腐败,挤干药价水分。胡艺
高药价造就“厚黑学经济”
市场经济社会,我们不反对利润最大化,但这种利润最大化绝非天马行空、吞噬公平、扔掉社会和资本应该承担的最起码的伦理责任和道德信仰。
药价翻倍出售,这些商人所从事的经济学早已不是正确的经济学了,而成了急功近利的经济学、疯狂榨取的经济学和不知羞耻的经济学。
为了钱,他们早将高尚的伦理学扔到了一边,他们的社会同情心已经大量流失,他们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已成为空缺。药价虚高,“厚黑学经济”肆无忌惮,与这种错误经济学的导向不无关系。 雷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