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一轮药价调查很容易被注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0日 13:47  时代商报

  单士兵

  就在新医改方案即将出台之际,发改委启动一次大规模的药品价格调查行动,这也带给公众关于药价能否真正下降的猜想。原来,3月4日,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药品成本价格调查的通知》,要求以各省市为单位,组织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填报药品成本和价格调查表,要求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将市场价格、中标价格、省定价(备案价)调查数据电子版和调查说明(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数据量、覆盖品种等情况)汇总至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截止期限是2009年3月30日。(3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对于发改委调查药价这样的行动,公众最大诉求,也就只能转向到如何保证调查结果的公正客观,并且使这样的结果真正成为今后药品定价的根本依据。

  问题是,对于一项调查而言,即便拥有极其细致缜密的制度设计,但如果缺乏起码的程序正义与有效监督,这样的制度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任由被调查对象自说自话。从目前有限的信息来看,发改委要求“以各省市为单位”进行这项调查工作,也就是说,药品价格调查的权力已经“移交”给了地方。在这样的语境下,要想药品报价“缩水”恐怕不切实际。更何况,面对这种调查机制提供的“自由裁量权”,在地方企业与权力部门之间,完全可能发生“权力寻租”,使这种药品价格调查注入太多的水分。

  当然,在市场失灵的语境下,依靠行政手段来操控的药价调查,其科学性与公平性到底如何,其实永远都是一个谜。何况,地方物价部门与企业之间还存在着某种信息不对称的空间,也就是说,即便医药企业虚报成本,行政之手也未必有能力将之抹去。

  有多少猜想就有多少担忧。如果不能以有效的制度与执行来消除公众的这些担忧,就难免最终会带来太多的失望。现在已经是新医改方案即将出台的前夜了,也应该让公众没有任何担忧踏踏实实睡一觉,等待一个黎明到来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