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廉租房不设厕所防富人喜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0日 13:17  华商网-华商报

  “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这句话近日在互联网上激起千层浪。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中低收入人群都能住得起房子?西安廉租房今年有什么发展?

  近日,自称“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茅于轼的这句话在互联网上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针对其言论发表看法。有的网友认为,茅于轼的建议是杜绝富人入住廉租房的最佳办法;也有网友认为,穷人也有享受独立厕所的权利。

  针对网上不少批评的舆论,茅于轼特意在个人博客中发表“关于经济适用房诸问题的回复”一文,澄清自己对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一些看法只是个人的观点,绝不是想给出什么结论。此外,他还解释自己的观点绝不是在“为富人说话”,恰恰相反是出于对社会上最困难人群的关心。

  他在文中表示,经济适用房的政策需要深入的研究,而他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他只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发表一点看法,绝不是想给出一个什么结论。

  个别网友指责茅于轼是在“为富人说话”,他本人则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他反驳说,自己对经济适用房所发表的一些意见恰恰是在为穷人说话,赞成廉租房就是在考虑如何解决最困难人群的需要。

  他认为,经济适用房也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平等政策。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首先应该帮助的是最困难的人群,而买经济适用房的人并不是最困难的人。 信时

  ▲西安发展

  2009年新建廉租房1.8万套

  本报讯(记者 张天) 记者近日在西安市房屋管理和住房保障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9年将继续加大廉租房建设储备力度,新建廉租房1.8万套,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80万平方米,以改善更多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

  目前西安市在售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很多,如珠江新城、天赐苑、圣和家园、东方名苑等,它的销售均价在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比同区域的商品房每平方米低1000元至1500元。而在廉租房建设方面,2009年陕西省计划建设或收购廉租住房280万平方米,将会对近14万户申请租金补贴的城镇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截至春节前,西安矿山路、高新区、经开区、浐灞生态区、曲江新区等5个廉租房项目的审批手续都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其中,矿山路、高新区2个廉租房项目有望5月1日前开工。

  ▲记者连线

  茅于轼:这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提倡廉租房没厕所”的说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就此,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茅于轼,他说:“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提倡廉租房没厕所,你觉得奇怪吗?”没等记者开问,茅于轼就开诚布公了,“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在目前社会诚信系统不完善的条件下,保证公平地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实在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实际上,就茅于轼观点来看,关键在于廉租房乃至经济适用房的公平问题,所谓“提倡廉租房没厕所”只不过是使富人远离廉租房的一种手段罢了。本报记者韩博强

  ▲专家支招

  咋防富人蹝占据穷人房屋蹞

  清华大学蔡继明教授:停建经适房推行廉租房

  如何让居者有其屋,如何在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时,防止富人“占据”穷人的房屋?对此,清华大学蔡继明教授就提出一个只租不售的办法,他建议“停建经济适用房,推行廉租房制度”。

  蔡继明解释道,经济适用房虽然是解决城市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手段,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当中却有三大弊端。首先,不少低收入居民依然买不起;其次,经济适用房很容易流入到一些追求住房升值的投资者手中;其三,兴建经济适用房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在鼓励“人人都买房”,同时经济适用房直接变成了政府定价、政府交易,这必将给某些部门造成权力寻租机会,从而滋生腐败行为。

  而推行廉租房制度,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廉租房只是对房屋有租赁权利,并没有所有权,这和经济适用房有根本区别,从而也会使虚假申购减少,由此也就规避了经济适用房可能存在的寻租机会。

  同时,廉租房不像经济适用房那样要求低收入人群一次性地拿出大量

  的钱对房子进行首付,减下来的

  钱能投入到子女的教育支出等,

  从而早日摆脱贫穷的困境。本报记者 韩博强

  如何让穷人也住得起房子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要把追求面积变为追求品质”

  富人的购买力超过房价的平均水平,而且他们目前投资的门路还不多,所以很大一部分钱都用来买房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房价降下来、甚至硬性把房价“管起来”,富人和穷人的购买力也在同步上升,一半以上的房子还是会被少部分富人买走,大部分中低收入者就算掏空腰包,也不一定买得起房子。

  所以中低收入家庭能不能住得好一点,关键是房屋供应量有多少。

  中国一直以来存在住房超前消费的问题,目前市场缺乏小户型住宅,但是小户型住宅又不好卖。现在房子做得越大越好卖,这好像是悖论了。不改变居住理念,这个悖论就消除不了。未来的居住理念,一定是由追求面积变为追求品质,这样才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滥用和依赖,更有效地解决多数人的居住问题。王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