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假冒伪劣七宗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6日 17:16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记者赵陕雄

  打假不仅打击假货,而且创造效益。

  打假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效益,很难用数字表达。但是细数借假冒伪劣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印证打假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

  罪状一

  扼杀自主创新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然而造假却是创新的天敌。

  制假售假挫伤了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的企业会觉得研发新产品投入越多,受到的伤害越深、损失越大。

  罪状二

  危害百姓健康

  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是上当受骗那么简单,自身的健康、安全也可能遭受到很大的危害。你可能会得病、受伤甚至遇到更糟的情况。不必说谈“红”色变的“苏丹红”,屡打不绝的“吊白块”,更不必说那导致大头娃娃的“空壳奶粉”,单是那来路不明、原材料不详的假白酒和劣质打火机,也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一系列的质量安全事件提醒人们:假货一日不绝,百姓一日不宁。

  罪状三

  破坏诚信建设

  本是象征美好与团圆的月饼里装上往年冷冻的剩馅,元宵逃不过用剩下的月饼馅;鲜红光亮的大枣里注满了造假的颜料;花色缤纷的小狗却是被人们强行染上色的结果;更有甚者,假药以及有害的造假食物已经严重危害百姓的生命。

  假冒伪劣事件对百姓生活与消费的杀伤力是巨大的,不仅严重影响广大消费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还大大破坏了诚信建设,有悖道德规范。同时,如果假冒伪劣泛滥、坑害百姓的情况非常普遍,势必对城乡居民消费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

  罪状四

  导致税收流失

  地下造假行为不仅危害工农业生产,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而且会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

  据财政部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估计,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税收损失,从2000年至2004年,估计在500亿元至1000亿元。

  罪状五

  扰乱市场秩序

  假冒伪劣产品多使用劣质原材料,没有售后服务,正规企业面对假货,几乎不可能有公平的竞争环境。不仅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而且破坏投资环境。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主导产业带动,主导产业能否发展起来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前景。主导产业要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能否形成主要取决于投资环境。充斥假冒伪劣的投资环境往往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罪状六

  败坏商品信誉

  假冒伪劣不仅败坏国内市场商品的声誉,而且败坏出口商品信誉,危害企业品牌声誉,造成国外市场萎缩、外汇流失,危及企业生存。

  罪状七

  阻碍引进步伐

  如果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挤占了国内外名牌产品的市场,一些国外有名望产品的生产企业就不愿意投资或转移投资、停止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也让国内失去引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机会。《中国质量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