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航班延误赔偿到底谁说了算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0日 09:05 新华网

  旅客们质疑说:这个文件明明是鹰联航空公司的内部规定,怎么可能具有法律效力?民航管理部门并未出台航班延误赔偿的具体标准,因此,怎么赔偿应该是航空公司与乘客平等协商的结果。

  乘客代表王荣东说:“如果按航空公司所说票面价的40%进行补偿,额度非常小,平均每人一二百元钱,而延误15个小时给乘客造成的损失,远远不是这一二百元钱能弥补的。”在成都市将军碑做货运的乘客何刚告诉记者,由于航班延误,5日9时的300吨货物无法发走,经济损失至少6万元。

  王荣东说:“不接受航空公司自定的赔偿标准不是想多要一点钱。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本是平等协商,现在却成了航空公司一言堂,它说怎样就怎样。”

  航班延误不能用金钱一赔了之

  鹰联对于乘客的指责始终处之泰然。鹰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鹰联早在2005年底就公布了航班延误的赔偿细则,将航班延误的赔偿问题明确化,这在全国是第二家,“在国内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对延误赔偿标准避而不谈的情况下,鹰联能公布赔偿标准,实在不容易”。

  “航班延误赔偿金额的多少,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航班延误后航空公司如果用‘心’补偿,这比钱重要一百倍。”乘客龙春艳说。

  “我们并不是想多要钱。”乘客代表王荣东告诉记者,如果鹰联能够和乘客们积极沟通、平等协商,乘客们会接受鹰联提出的赔偿标准。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用“心”补偿比单纯用金钱赔偿更重要。一位业内专家说,在国内,发生航班延误后,地勤人员和航空公司之间的信息往往不够通畅,一线工作人员对延误的具体情况不够了解。而在国外,机舱和地勤人员随时沟通,经常向乘客通报最新的延误处理情况。国外许多航空公司还注意服务细节:航班延误后会向客人发放免费电话卡,提供的餐饮质量和饭店档次也较高。延误航班到达目的地后,当地机场专门有一组人员接待旅客,并帮客人换乘飞机。

  这位专家强调说,不管是什么原因,发生了航班延误,旅客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航空公司应当及时准确地把延误的理由、何时能正常起飞告诉旅客。否则,即使航空公司作出赔偿,也可能“举座不欢”。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