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华时评:大可不必抢生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 20:01 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5月24日电(记者 何丰伦) “不少生猪都被猪贩子高价收购,运往广东销售,那里的猪肉价格比我们的高,他们赚取的利润也高。”5月23日,记者在广西桂林采访时,一位肉商告诉记者。然而,记者与一位姓朱的肉商同行将收购的生猪运往广东市场时发现,在扣除屠宰税、运输费、人工工资等各种开支后,实际上能够赚到的利润比广西多不了多少。

  “抢生猪”无疑是市场动向的错误理解。肉商抢购行为的产生大多数来自于各地肉价普遍上扬,但这部分恰恰是入市不久的“门外汉”。一般而言,生猪价格上扬与市场肉价飊升有一个月左右滞后期,在各地零售市场肉价已经很高的情况下,继续追高实际上就已经违背了生猪供应的客观规律。这也是为什么入市多年的养殖户和肉商不急于盲目扩大规模和盲目抢购生猪的关键。

  “抢生猪”还是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手段的错误解读。表面上看,经济发达城市给予养猪户、肉商的优惠政策要高于中西部省区,这种价格优势吸引着一些肉贩子抢购生猪前往销售。实际上,中央政府要调控的是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并非个别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城市的猪肉价格,各地城市收入差别、物价差异也已计算无遗。

  “抢生猪”的思维定式,没有看到国民消费方式的深层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百姓健康意识不断加强,猪肉已不像以往占城市肉类食品消费50%至60%的局面,“无肉不成宴”的情况将进一步改变,牛羊肉、海鲜和家禽都成为理所当然的替代品,一些倡导健康饮食的城市居民也纷纷减少肉制品在餐桌上出现的频率。

  从市场调节手段上看,

商务部动用储备肉的信号和各级政府出台禁止哄抬猪肉价格的调控手段,不仅从零售市场来平抑猪肉价格,而且更高度关注养猪户养殖规模,从源头上破解猪肉供应的难题。

  从生猪

供应链条上看,作为全球最大生猪生产国的我国生猪资源仍非常丰富,猪肉供应远未到“非抢不可”的地步。记者在养猪大省广西、湖南等地基层采访时发现,1月至2月份间养猪户补栏的小猪,现在每头已普遍超过60公斤,按照4个半月左右肉猪即可出栏计算,随着这部分肉猪投入市场,加上各级政府的调控手段,猪价走势平稳,肉量供应稳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市场和消费群体已经对肉价飊升作出了选择。南宁、桂林、柳州等地市场零售商表示,肉价天天涨,卖肉数量却明显下跌,过去一天能卖4头猪,现在每天能卖两头猪就不错了。不少人宁可选择吃羊肉、鸡蛋、牛肉,也不愿意选择吃猪肉。

  盲目抢购生猪,很可能会遭遇抢到了猪,卖不出价的情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