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田半个月内召回逾108万辆问题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1日 07:14  新华网

 

 

  因安全气囊存在隐患召回近44万辆车;上月底曾因车窗电动开关隐患召回64.6万辆

  日本丰田“召回门”正在全球范围内沸沸扬扬之际,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昨日也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对43.7763万辆安全气囊存在隐患的汽车作召回处理。今年1月29日,本田曾因汽车车窗电动开关存在安全隐患,在全球召回约64.6万辆汽车。

  丰田的大规模召回还没有画上句号,另一大日本车巨头本田也陷入召回风波。一天以前,丰田刚刚宣布在美国和日本召回普锐斯等四款混合动力汽车共43万辆。昨日本田宣布,由于驾驶座的安全气囊在弹出时可能导致相关零件飞散致人受伤,本田公司决定从2月10日起,在北美和日本等全球市场召回超过43.7万辆的雅阁、思域、CRV和奥德赛等系列车型。

  丰田砸了“日本制造”的牌子?

  2月9日,丰田宣布召回普锐斯等四款混合动力汽车。昨日,丰田卡罗拉又被指“跑偏”。美国政府官员昨日表示,已接到约80起投诉,称丰田生产的卡罗拉系列轿车时常跑偏。

  同日,日本第二大汽车企业本田也宣布将召回43.7万辆安全气囊存在隐患的问题车辆。这是最近一个月内,本田的第二次大范围召回事件。1月29日,本田宣布召回64.6万辆车。

  据统计,半年内,丰田因刹车系统及油门加速踏板的故障已经累计召回了超过850万辆,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美国。美国是丰田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丰田汽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美国消费者心中确立了质量稳定和安全的形象。

  大规模召回不仅让丰田汽车损失惨重,还几乎砸了“日本制造”的牌子。日本《东京新闻》报道称,日本制造业向来以高品质著称,丰田的信誉受损,甚至可能摧毁日本制造业的信心。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数据,2004年到2008年的5年中,日本国内汽车召回数量翻了一番。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丰田正在进行一次很正常的召回,每个企业都会有召回行为。“丰田的销量大,市场占有率高,一旦召回涉及的面也比较大,所以这次召回备受关注。”

  美政府庇护本国汽车业?

  日本媒体在为本国汽车工业担心的同时也不忘为丰田辩护。美国政府对丰田汽车异常严厉的态度遭来了日本媒体的不满。他们开始炮轰美国政府,认为美国政府对丰田严厉的态度是在敌视外国企业,保护本国汽车工业。

  日本媒体得出此番言论的理由是———美国政府是通用汽车最大的股东。美国有句名言:“对通用汽车有利就是对美国有利,反之亦然”。2009年,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重组后的“新通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企,美国政府持股新通用汽车60%以上股份。政府还在重组后的克莱斯勒持有股份。丰田在美国大规模召回的同时,通用、克莱斯勒等企业纷纷推出优惠政策“拉拢”丰田车主。

  日本媒体称,与其说美国政府的严厉态度是在保护消费者,不如说是在保护本国汽车工业。对此,钟师认为,“美国国企通用的最大对手就是丰田,丰田倒霉通用就会受益,不干掉丰田,通用如何翻身?”他认为要谨慎看待这次召回事件。(记者 谢涛)

  相关

  本田召回不涉及中国销售车型

  日本本田汽车昨日宣布,由于驾驶座的安全气囊在弹出时可能导致相关零件飞散致人受伤,从2月10日起,在北美和日本等全球市场召回超过43.7万辆的雅阁、思域、CRV和奥德赛等系列车型。

  这是最近一个月内,本田的第二次大范围召回事件。此前半个多月,本田曾因电动车窗开关出现问题在全球召回64.6万辆飞度和锋范。

  本田方面称,此次召回的具体原因是,车型的驾驶席主安全气囊起爆器的气体发生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成型压力不足的情况,在安全气囊展开时,起爆器的内压可能异常上升,造成起爆器外壳破损,可能给乘员带来伤害。

  针对本田公司此次的大范围召回可能带来的影响,广汽本田和本田中国昨日公告称,由于采用的零部件不同,本次召回不涉及中国内陆市场生产销售的同类车型。

  广本表示,上述安全气囊缺陷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剂的一台成型设备的压力不足导致的,此次将对该设备生产的所有产品全部实施召回。而由其他成型设备生产的气体发生剂不存在上述缺陷。“因此广汽本田生产销售的同年款的同类车型,采用了不同设计的安全气囊,其起爆器气体发生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序也不相同,不存在成型压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不涉及上述召回。” (记者 魏学珍)

  “日本制造”频召回

  1月21日,丰田宣布召回8款车型共230万辆。

  1月28日,丰田召回5款车型共计109万辆。

  1月29日,丰田召回180万辆问题车辆。

  2月9日,丰田召回43万辆混合动力车。

  1月29日,本田宣布召回64.6万辆车。

  2月10日,本田宣布召回43.7万辆车。

    (来源:新京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