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做直邮只是看上去很美:目前没什么大品牌

2014年08月28日 13:32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亚马逊做直邮,看上去很美

  从美国亚马逊直接购买商品,会给中国代购业务带来多大冲击?

  文|CBN记者 杨轩

  做户外用品代购生意的王正伟,预感自己要遭遇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了。“营业额至少会下降一两成,而且短期内难以恢复。”

  让他如此忌惮的是亚马逊[微博]。8月20日,亚马逊正式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国际贸易总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和跨境金融业务。

  根据双方协议,今年第四季度,亚马逊全球商品都可以直接邮寄到中国。用户购买渠道有两种:一是通过美国亚马逊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入口,这里的商品既有中文说明,也有人民币标价;或者可登录上海自贸区的海淘网站“跨境通”。下单亚马逊供货的产品后,商品从自贸区内的库房发出,包裹通过国内物流送达境内消费者,并按个人物品征收行邮税。

  通过过去两个月的测试情况看,亚马逊的商品7到10天就能送达——而经由转运公司运送的海外商品此前动辄耗时一两个月。

  已经有老用户对王正伟说,自己原本打算从他那儿购买的东西暂时不要了,看看一个多月后是否能直接从美国亚马逊购买。

  亚马逊的新举动会赢得海淘用户们的欢心可以理解。除了送达速度,跟传统海淘模式相比,它让购物过程简便了许多。王正伟第一次自己海淘时,就研究了半天转运公司、避税、上保险等一系列事情,最后,还是找了一家海外代购网站来购买商品。

  由于需要征收行邮税,用户通过美国亚马逊购买商品,价格可能会比代购高昂——代购使用的小转运公司被海关抽中缴税的几率不高,且报关时申报的或许还是虚假价格——但亚马逊行邮税对少于50元的商品免征税款,并且不像代购者那样收取差价。此外,随着亚马逊直邮规模的扩大,运费可能会逐渐降低。最重要的是,亚马逊自营商品,不需要担心是假货。

  不过,王正伟对于自己的处境也并不是特别悲观,尤其在跟其他从事海淘代购业务的公司聊过后,他们一致认为,亚马逊在中国开展直邮也不是那么容易——ebay早已在中国推出直邮业务,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海淘商品大致分三种:一种是母婴类产品,在淘宝的海外代购平台“全球购”上,母婴也是最大的品类;第二种是国内买不到的产品;最后一种则是国外价格更便宜的产品,比如中国国内售价2000多元的Coach箱包,海淘的价格可能只有一半。

  然而,如果亚马逊销售类似于Coach这种中美间差价很大的商品,很可能会招致中国代理商的反对。而如果某个品牌的中国代理商的销售额足够大,品牌商大多也会维护代理商的利益,不允许美国亚马逊向中国地区销售该类商品。而对于诸如婴儿配方奶粉之类的母婴产品,如果中国与海外的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亚马逊也无法销售给中国用户。因此,王正伟等人认为,在这些领域,代购依然有机会。

  亚马逊面对中国的直邮产品其实是由“跨境通”决定的,作为一家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它愿意给亚马逊多少资源还是未知数。“跨境通”目前已有10家商户入驻,不过并没有什么大品牌。但作为一家刚刚起步的海淘平台,其显露出的野心也昭示着海淘市场的广阔。

  京东、1号店等中国电商已开始觊觎海淘业务。而阿里巴巴[微博]的另一海淘网站天猫[微博]国际,使用香港域名,商家都在境外注册,从法律上讲,与在美国亚马逊上买东西并没有两样,却不像亚马逊那样受限制。现在,天猫国际已经打出了“天猫直邮清关含税”的口号,并显示预计20天内送达。顺丰[微博]则在今年8月推出了“全球顺”业务,美国到中国的首重费用为每磅37元,7到12天送达。

  尽管如此,亚马逊还是“震慑”到了一些做代购业务的创业公司。比如王正伟第一次海淘时使用的代购网站酷海淘,“业内早就传说亚马逊在跟顺丰商谈直邮合作,而且能够直邮中国的海外电商正越来越多。”其创始人李铖对《第一财经周刊》说。4个月前,酷海淘已开始向导购方向转型。

文章关键词: 亚马逊直邮海淘代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驻日大使:中国已为改善中日关系拿出诚意
  • 体育亚冠恒大总分2-2出局 欧冠阿森纳进正赛
  • 娱乐传柯震东今日获释 拘留所拉警戒线
  • 财经山西前首富落马牵连更多人 曾大骂副局长
  • 科技传苹果公司9月9日发布iWatch智能手表
  • 博客港大法学博士:普选和反对派那些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校四成教科书称同性恋是一种病
  • 水皮:楼市和股市难免阶段性的跷跷板
  • 肖磊:延迟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作茧自缚
  • 刘光宇:揭秘养老地产4大惊天骗局
  • 朱大鸣:房价高得让企业都活不长了
  • 徐斌:中美央行现在貌似很淡定
  • 叶檀:李嘉诚从英雄到吸血鬼
  • 张化桥:对买国内股票没胃口
  • 邱林:印度未必对中国高铁有好感
  • 余丰慧:传统监管思维扼杀互联网金融
  • 齐俊杰:招财宝让银行又不淡定了